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 阿罗汉 正等正觉
虽然好奇想知道原因,不过也不是重点。希望早日“回来” :)
a... SK你也在这里?JK,你这种感觉我也常有,但...会过去的:)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是定位……很重要吗?jk,加油……彷徨之后,就是康庄大道……
对于jk的这个blog,我有点意见。如果jk写这个blog,只是为了转载佛学知识,我感觉会是多此一举。如果我要看佛陀的一生,我大可从wiki等的网站寻找得到,可能还比jk的blog看到的更多更详细。我的意见,如果jk每介绍一篇文章,可以参插自己的看法或以本身的生活经历,如何联系到自己学习到的佛学知识,我想可能感觉会更好,会更实用。我写blog,除了为分享自己的知识给大家,其实也是写给自己看的。我都有努力在实践自己写的东西(如,我说保持健康的方法是多吃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我就尽量去做到)。如果jk也能做到这样,不只造福人群(分享知识给大家),对于自己的佛学修行,可说是一举两得(边分享及造福人群,边检讨自己的行为举止有否符合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吗)。我不大会佛学,以我本身的观点(世俗的看法)来给jk意见,不知道会恰当吗?如果说错,还请多多包含。P.S:我放工才回,所以才会这样迟留言。
这句话,跟那个表情,这个Puchong应该就是那个Puchong了 ;P突然想起了张雨生的一天到晚游泳的鱼。。。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啊鱼不停游。。不知海在哪里,有多大,有多深。。也想起了那天几米的那个动画。。。
yong老弟,谢谢你的意见,不过,我也有“意见”,这次你真的说错了,还好我学佛的,会多多包含的。 :p写这个blog. . . 等等,不是写,是编!我一开始就只想把我学佛的历程写下来,做个记录而已。因此,在开始阶段我必须了转载“现成的 ”、别人写的佛学知识(我没能力写的比他们好,所以有何必多此一举呢?),对的,如果你要看佛陀的一生,大可从wiki等的网站寻找得到,而且肯定(不是可能)比我的blog看到的更多更详细。真的!不过,你知道学佛要如何开始吗?学佛之路不好走,先有大小乘,再来南传、北传、汉传、藏传 . . . ,之后又禅宗、净土宗. . . 唉,最后搞到满天神佛,你知道所谓成佛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你有耐心,以上的问题我都会为你找到答案。我介绍的每一篇文章,可以说都是大德门的心得,以我现今这种程度,那里敢参插自己的看法?不过,我倒有想要把本身的生活经历写下来,这点将会出现在我往后的“修行笔记”里。你说“我写blog,除了为分享自己的知识给大家,其实也是写给自己看的。”这点就百分百是我的意愿了,我会“慢慢”地开始写自己的修行笔记的,你说得对,“边分享及造福人群,边检讨自己的行为举止有否符合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吗”,这点也是我开始(由始至终都没有打算要“写”!)“编”这个blog的主要原因!最后,真的很谢谢你的意见,因为你把我当朋友才会花时间来提供意见,这点我非常珍惜!真的!学佛之路漫长,也容易误入歧途,希望往后你能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提醒我! 善哉!善哉!Sadhu ! Sadhu !^.^
sk, puchong & fun,谢谢你们这班老友的关心,这是我的福报啊!对了,fun,定位很重要的,没有定位怎样定策略,没有策略怎样定对策,没有对策怎样做事情?你说对吗?希望你继续提出问题。:P
原来jk是“编”,而不是“写”,是我误会了。佛学原来有这样多学问,大小乘,禅等。我对于各种宗教学说,没有太深入去了解,对于佛学,其实我只是看过一些小故事。我认为宗教学说,目的其实是导人向善,如要做到:-存好心:不做害人的事情-说好话:不恶语伤人-做好事:行有余力就要帮助别人成佛?每个宗教都有不同的说法吧?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的三好,就已经是“佛”了吧(我自己的观点,说错莫怪)?其实我只是个爱问问题的人,说什么有宝贵的意见,是抬举我了。如果你不嫌我常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我一定常来“捣蛋”。P.S:我认为学习,就应该认真及专注,切忌三分钟热度。 “趁还未铸成大错前赶紧刹车”其实是对的,时间一去不回头,很多学问都很有趣及很有用,不过人的生命毕竟有限,我们无法每样东西都学都要。无论是定位,还是人生目标,“认真思考该如何继续走下去”,是很重要的一步。与jk共勉之。
yong贤弟,下班回家后已经深夜了,不过你却肯付出时间来回应我。啊!单单这份心意就已经值得你常来“捣蛋”了。这也是我的福报啊!感恩!呵呵,其实呢...昨天我语气是重了点,因为被你“激”到了,害我差点儿就破口戒而恶言相向了。不过还好,我们都克制了自己而没破坏了这份难得的友情,你说对吗? ^^你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的三好,就已经是佛了吧”。嗯,关于这点,我也有点意见,不知你能接受吗?其实,按照南传的说法,成佛是要靠自己证悟“四圣谛”的才是佛。既然现在四圣谛已在流传,那么就不会再出现第二个佛了。你知道吗?佛陀的弟子很多都证到“阿罗汉”境界,不过他们都不算是佛,最多只能发“菩萨愿”继续修行(其实,南传比丘都是默默发愿修行而不敢说出口的,所以外人都误以为他们自私,自了汉,那是不正确的),继续轮回,一直修,一直到十个“波罗密”都圆满了,经历十六个阿僧劫,然后在未来世,在末法世纪时因缘具足而成佛,既是 ~ 弥勒佛!http://bbs.foyuan.net/thread-101347-1-1.html话说回来,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的三好,那是修世间法,能不能证初果还无法肯定呢!不过至少在种善因,来生得以享善果。 :PP.S.: 你说得对,“学习,就应该认真及专注,切忌三分钟热度。” 希望我能坚持到最后。至少,也该坚持到证初果吧!
关于发愿修习菩萨道,我想做个补充,(参考资料http://sss2002.51.net/books/mxd-ncfjdpsdsx.html)根据上座部佛教经典,一位行菩萨道的菩萨必须实践十种巴拉密,也即导向成佛的十种方法。诸巴拉密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发愿成为正自觉者。一位修行者在第一次被授记成为菩萨时,他必须具备八个条件,即:⑴、他必须是人;⑵、他必须是男性;⑶、修行圆满至可在那世证悟阿拉汉果;⑷、遇见在世的佛陀;⑸、他必须出家成为一位佛教比丘,或相信业因与果报的沙门;⑹、他必须成就四禅八定与五神通等圣德;⑺、增上行,有能够完全地奉献自己的生命给佛陀的极强诚意;⑻、拥有不畏任何艰难去成就佛果的极强善欲。当具备以上八个条件时,所发的至上愿才能生效。在至上愿生起之后,修行者即被佛陀授记为「菩萨」。在上座部佛教经典中,通常只提到两位菩萨,一位是尚未成就佛果前的释迦牟尼,另一位则是美德亚(Metteyya,弥勒)菩萨。现在再看看大乘佛教佛教的说法(维基百科的资料),依照《法華經》的教義,認為所有的修行者終將成佛,辟支佛與阿羅漢的覺悟尚不究竟,所以只要他們繼續修菩薩行,終將也會成為正等正覺的佛。可是,依照部派佛教的看法,辟支佛與阿羅漢都是究竟解脫,也就無需再修行成佛(涅磐境界)。所以说,与其讲成佛,我觉得不如讲修行体征涅磐更贴切。我也做了功课,写了篇“成佛之路不简单”http://jk-meditation.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_25.html
虽然好奇想知道原因,不过也不是重点。希望早日“回来” :)
ReplyDeletea... SK你也在这里?
ReplyDeleteJK,你这种感觉我也常有,但...会过去的
:)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是定位……很重要吗?jk,加油……彷徨之后,就是康庄大道……
ReplyDelete对于jk的这个blog,我有点意见。如果jk写这个blog,只是为了转载佛学知识,我感觉会是多此一举。如果我要看佛陀的一生,我大可从wiki等的网站寻找得到,可能还比jk的blog看到的更多更详细。
ReplyDelete我的意见,如果jk每介绍一篇文章,可以参插自己的看法或以本身的生活经历,如何联系到自己学习到的佛学知识,我想可能感觉会更好,会更实用。
我写blog,除了为分享自己的知识给大家,其实也是写给自己看的。我都有努力在实践自己写的东西(如,我说保持健康的方法是多吃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我就尽量去做到)。如果jk也能做到这样,不只造福人群(分享知识给大家),对于自己的佛学修行,可说是一举两得(边分享及造福人群,边检讨自己的行为举止有否符合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吗)。
我不大会佛学,以我本身的观点(世俗的看法)来给jk意见,不知道会恰当吗?如果说错,还请多多包含。
P.S:我放工才回,所以才会这样迟留言。
这句话,跟那个表情,这个Puchong应该就是那个Puchong了 ;P
ReplyDelete突然想起了张雨生的一天到晚游泳的鱼。。。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啊鱼不停游。。不知海在哪里,有多大,有多深。。也想起了那天几米的那个动画。。。
yong老弟,谢谢你的意见,不过,我也有“意见”,这次你真的说错了,还好我学佛的,会多多包含的。 :p
ReplyDelete写这个blog. . . 等等,不是写,是编!我一开始就只想把我学佛的历程写下来,做个记录而已。因此,在开始阶段我必须了转载“现成的 ”、别人写的佛学知识(我没能力写的比他们好,所以有何必多此一举呢?),
对的,如果你要看佛陀的一生,大可从wiki等的网站寻找得到,而且肯定(不是可能)比我的blog看到的更多更详细。真的!不过,你知道学佛要如何开始吗?学佛之路不好走,先有大小乘,再来南传、北传、汉传、藏传 . . . ,之后又禅宗、净土宗. . .
唉,最后搞到满天神佛,你知道所谓成佛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你有耐心,以上的问题我都会为你找到答案。
我介绍的每一篇文章,可以说都是大德门的心得,以我现今这种程度,那里敢参插自己的看法?不过,我倒有想要把本身的生活经历写下来,这点将会出现在我往后的“修行笔记”里。
你说“我写blog,除了为分享自己的知识给大家,其实也是写给自己看的。”这点就百分百是我的意愿了,我会“慢慢”地开始写自己的修行笔记的,你说得对,“边分享及造福人群,边检讨自己的行为举止有否符合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吗”,这点也是我开始(由始至终都没有打算要“写”!)“编”这个blog的主要原因!
最后,真的很谢谢你的意见,因为你把我当朋友才会花时间来提供意见,这点我非常珍惜!真的!
学佛之路漫长,也容易误入歧途,希望往后你能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提醒我!
善哉!善哉!
Sadhu ! Sadhu !
^.^
sk, puchong & fun,
ReplyDelete谢谢你们这班老友的关心,这是我的福报啊!
对了,fun,定位很重要的,没有定位怎样定策略,没有策略怎样定对策,没有对策怎样做事情?你说对吗?希望你继续提出问题。:P
原来jk是“编”,而不是“写”,是我误会了。
ReplyDelete佛学原来有这样多学问,大小乘,禅等。我对于各种宗教学说,没有太深入去了解,对于佛学,其实我只是看过一些小故事。我认为宗教学说,目的其实是导人向善,如要做到:
-存好心:不做害人的事情
-说好话:不恶语伤人
-做好事:行有余力就要帮助别人
成佛?每个宗教都有不同的说法吧?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的三好,就已经是“佛”了吧(我自己的观点,说错莫怪)?
其实我只是个爱问问题的人,说什么有宝贵的意见,是抬举我了。如果你不嫌我常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我一定常来“捣蛋”。
P.S:我认为学习,就应该认真及专注,切忌三分钟热度。 “趁还未铸成大错前赶紧刹车”其实是对的,时间一去不回头,很多学问都很有趣及很有用,不过人的生命毕竟有限,我们无法每样东西都学都要。无论是定位,还是人生目标,“认真思考该如何继续走下去”,是很重要的一步。与jk共勉之。
yong贤弟,
ReplyDelete下班回家后已经深夜了,不过你却肯付出时间来回应我。啊!单单这份心意就已经值得你常来“捣蛋”了。
这也是我的福报啊!感恩!
呵呵,其实呢...昨天我语气是重了点,因为被你“激”到了,害我差点儿就破口戒而恶言相向了。不过还好,我们都克制了自己而没破坏了这份难得的友情,你说对吗? ^^
你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的三好,就已经是佛了吧”。嗯,关于这点,我也有点意见,不知你能接受吗?其实,按照南传的说法,成佛是要靠自己证悟“四圣谛”的才是佛。既然现在四圣谛已在流传,那么就不会再出现第二个佛了。你知道吗?佛陀的弟子很多都证到“阿罗汉”境界,不过他们都不算是佛,最多只能发“菩萨愿”继续修行(其实,南传比丘都是默默发愿修行而不敢说出口的,所以外人都误以为他们自私,自了汉,那是不正确的),继续轮回,一直修,一直到十个“波罗密”都圆满了,经历十六个阿僧劫,然后在未来世,在末法世纪时因缘具足而成佛,既是 ~ 弥勒佛!http://bbs.foyuan.net/thread-101347-1-1.html
话说回来,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的三好,那是修世间法,能不能证初果还无法肯定呢!不过至少在种善因,来生得以享善果。 :P
P.S.: 你说得对,“学习,就应该认真及专注,切忌三分钟热度。” 希望我能坚持到最后。至少,也该坚持到证初果吧!
关于发愿修习菩萨道,我想做个补充,
ReplyDelete(参考资料http://sss2002.51.net/books/mxd-ncfjdpsdsx.html)
根据上座部佛教经典,一位行菩萨道的菩萨必须实践十种巴拉密,也即导向成佛的十种方法。
诸巴拉密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发愿成为正自觉者。一位修行者在第一次被授记成为菩萨时,他必须具备八个条件,即:
⑴、他必须是人;
⑵、他必须是男性;
⑶、修行圆满至可在那世证悟阿拉汉果;
⑷、遇见在世的佛陀;
⑸、他必须出家成为一位佛教比丘,或相信业因与果报的沙门;
⑹、他必须成就四禅八定与五神通等圣德;
⑺、增上行,有能够完全地奉献自己的生命给佛陀的极强诚意;
⑻、拥有不畏任何艰难去成就佛果的极强善欲。
当具备以上八个条件时,所发的至上愿才能生效。在至上愿生起之后,修行者即被佛陀授记为「菩萨」。
在上座部佛教经典中,通常只提到两位菩萨,一位是尚未成就佛果前的释迦牟尼,另一位则是美德亚(Metteyya,弥勒)菩萨。
现在再看看大乘佛教佛教的说法(维基百科的资料),依照《法華經》的教義,認為所有的修行者終將成佛,辟支佛與阿羅漢的覺悟尚不究竟,所以只要他們繼續修菩薩行,終將也會成為正等正覺的佛。
可是,依照部派佛教的看法,辟支佛與阿羅漢都是究竟解脫,也就無需再修行成佛(涅磐境界)。
所以说,与其讲成佛,我觉得不如讲修行体征涅磐更贴切。
我也做了功课,写了篇“成佛之路不简单”
http://jk-meditation.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_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