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December 31, 2011

安止定(禅那)

安止定(巴利语:appanā-samāpatti)即心完全专一的状态,又称为“禅那”(jhāna),包括四色界禅四无色界定。安止定是相对于近行定而言,安止定的禅支强固,定心可以持续不断。三十种业处可以达到安止定,不得安止定的十种是: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随念、寂止随念这八种随念,再加四界差别和食厌想。

如何修得安止定
止乘(samathayāna)行者,以世间定修习法修习止禅,取《清净道论》所说的四十种业处之一为所缘,培育心的一境性,当心持续专注于所缘一段世间,将会有禅相出现。所有四十种业处都可以获得遍作相取相,但只有二十二种业处可获得似相。这二十二种业处是:十遍十不净身至念入出息念

专注于似相最初阶段的定也是遍作定,其修行也是遍作修。然而,接近禅那的定则称为近行定,该修行称为近行修。当安止定生起时,所专注的禅相依然是似相,但是该定是安止定,该修行是安止修。

保护似相有三类方法,从近行定达到安止定。

安止定的特点 在安止定的阶段,诸禅支已经完全茁壮。禅修者能够以似相为对象,停留在安止定中很长的时间,不会落入有分。在此阶段,不间断的完全专注能持续一、二、三小时或更久。此时听不见任何声音,心只会专注于似相,不会趋向其它对象。

禅修者可以借着观察禅支来区分各禅的安止定。初禅有五个禅支:寻、伺、喜、乐与一境性;第二禅有三个禅支:喜、乐与一境性;第三禅有两个禅支:乐与一境性;第四禅有两个禅支:舍与一境性。借着观察禅支,我们可以分别:“这是初禅”、“这是第二禅”等等。而且定力是一禅比一禅加深,第四禅的定力最高深。

禅修者到达第四禅之后,再透过去除遍相的方法来成就四无色界定

八种安止定
  • 四色界禅:
  1. 初禅有五个禅支:寻、伺、喜、乐与一境性;
  2. 第二禅有三个禅支:喜、乐与一境性;
  3. 第三禅有两个禅支:乐与一境性;
  4. 第四禅有两个禅支:舍与一境性。
  • 四无色界定:
  1. 空无边处定
  2. 识无边处定
  3. 无所有处定
  4. 非想非非想处定

Friday, December 30, 2011

入出息念第三节(去除五盖)之三


  对于排除禅修障碍,有一种不正确的观念以为:禅修提升了,有了定力,障碍就自然会消失。事实恰好相反!应该先排除禅修的障碍,端正自己的禅修心态,之后才能谈禅修!我们要先从端正己身开始,端正自己的身、语、意,守护好根门,尽量减低自己的贪、瞋、痴,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禅修,在禅修的时候才能争取更好的效果。有问题不要动辄就赖外部原因,很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出在自己。如果自己没有尝试去做、去实践,或者说只是懂得一些理论、道理,却没有真正落实到平时的生活当中,没有真正用它来改变自己的心态,问题就会很多。
  当我们去除了这些对禅修的心理障盖之后,还应当注意避免一些外在的干扰。在《清净道论》中提到十种安止善巧的第一种就是使内外的事物清净(vatthu-visadakiriya):头发太长、指甲太长、衣服肮脏、住所污秽等都会干扰禅修。禅修的环境也很重要,不能嘈杂,在吵杂的地方很难禅修。应当少事务、少责任。假如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一天到晚都忙个没完,哪里还能抽空禅修?想要禅修,要选择好的地方、好的环境,外部条件是禅修的保障。
  除了禅修环境之外,人际关系也很重要。


  佛陀在《增支部》里教导五种适合禅修的条件:
  1、青春;
  2、健康;
  3、衣食易得;
  4、国泰民安;
  5、僧团和合。(A.5.54)


  这五个条件是适合禅修、精进的。第四和第五都谈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人和睦,欢喜无诤,大家没有争斗,没有攻讦,没有仇恨,彼此之间不会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制造痛苦。大家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禅修气氛,对我们禅修是很有帮助的。没必要对别人的言行举止产生不满。如果随喜他人的禅修成就,你自己也在造很强的善业。如果别人禅修有成,或者别人正在精进禅修,你就前去干扰别人;虽然你现在干扰别人可以得逞,但是你所造下的业以后也将会成为你禅修的障碍。
  禅修条件准备妥当之后,就可以投入禅修了。
第三节 完

请继续阅读下一章:

或许,你有兴趣从头开始阅读:


Thursday, December 29, 2011

入出息念第三节(去除五盖)之二



  在《法集论》里提到有八种疑:
 ( 第五种盖是疑(vicikicchà) ,是对于佛法、对于修行方面的怀疑。)


  1、疑惑、怀疑导师 (satthari kaïkhati vicikicchati):
  在这里的导师是指佛陀。对佛陀的身相庄严及诸功德的怀疑、不信:“到底有没有佛陀啊?佛陀是否具足三十二相?佛陀有没有一切知智?”
.
  2、疑惑、怀疑法 (dhamme kaïkhati vicikicchati):
  修行佛法是否真的能够解脱烦恼啊?这种禅法到底对不对啊?现在这个时候是否有可能证得禅那啊?” 这是对法的怀疑,它可以障碍你不能够证得禅那、不能得定。
.
  3、疑惑、怀疑僧 (saïghe kaïkhati vicikicchati):
  古代的上座长老们是否真的证得了阿拉汉果?现在是否还有圣者?” 这是对僧的疑,也是一种障盖。
.
  4、疑惑、怀疑学 (sikkhàya kaïkhati vicikicchati):
  这里的学是指戒、定、慧三学。“修习戒、定、慧是否能够断除烦恼啊?修习止观是否可以证悟涅槃啊?在现在这个时代是否还能够证得禅那啊?现在是否还能够证得圣道、圣果啊?" 对禅修方法、对三学——戒、定、慧的疑,也是禅修的障碍。
.
  5、疑惑、怀疑前际 (pubbante kaïkhati vicikicchati):
  这里的前际是指过去世。“到底有没有前世?我是从哪里来的?”
.
  6、疑惑、怀疑后际 (aparante kaïkhati vicikicchati):
  这里的后际是指未来世。“到底有没有来世?人死了之后不是一了百了吗?人死不是如灯灭吗?” 怀疑、不信有未来世。
.
  7、疑惑、怀疑前际及后际 (pubbantàparante kaïkhati vicikicchati):
  前面的两种疑是只相信有未来世但不相信有过去世,以及只相信有过去世但不相信有未来世。在这里又特别提出对过去世、未来世两者都怀疑不信,把它另归为一种疑。
.
  8、疑惑、怀疑此缘性、诸缘生法 (idappaccayatà pañiccasamuppannesu dhammesu kaïkhati vicikicchati):
  “造了善行是否有善报?造了不善业是否有苦报?” 对十二支缘起、善恶业报、因果法则的疑惑、不信。(Dhs.1008)。
.
.
  在禅修实践中,还必须特别强调三种疑。禅修者必须去除这三种疑:
.
  1、疑法:怀疑禅修方法。
  禅修者怀疑说:“这种方法到底能不能够证得禅那?这种方法到底对不对啊?现在这个时候还有没有可能证得禅那啊?” 这是对法的怀疑,是一种很严重的障盖,它可以障碍你不能证得禅那、不能得定。
.
  2、疑师:怀疑业处老师1
  业处老师是不是很厉害啊?他有没有经验啊?他是否已经学完了止观禅修啊?他是否了解我的问题啊?” 对业处老师起怀疑,或者对老师所教导的指示只听一半不听一半。
  有这么样的一些禅修者,他们表面上对老师很恭敬、很顺从,但是却不肯老老实实地按照老师所给的指示去做。就好像一个人生了病,跑到医生那里去看病,医生诊断后给他一定份量的药,然而他却只吃了一两片就把药丢掉,或者根本不吃就把它扔进垃圾桶。由于病人的顽固,他的病将很难治好。
  同样地,想要证得禅那、培育观智,老师是很重要的。只要肯依照老师的指示,把老师给你们的指示认认真真地落实在禅修实践上,那么,禅修进步的把握就很大。就犹如佛陀纠正阿难(ânanda)尊者的话一样:
.
  有一次,阿难尊者对佛陀说:
  “尊者,我认为梵行有一半要依靠善知识。”
  佛陀立刻纠正他说:
  “够了,阿难,够了,我说善知识是梵行的全部!”
.
  正是因为有佛陀这样的善知识,我们才有可能依法修行,正是因为有古代的那些阿拉汉们、有那些维护佛陀正法传承的上座、长老、善知识们,我们现在才有可能听闻到佛法,才有可能依法禅修。如果我们的业处老师精通经论、维护传统、严格谨慎,不会标新立异、杂糅百家,他就堪任为众人师,我们应当对这样的业处老师有信心,不要怀疑。
.
  3、疑己:怀疑自己。
  “哎,别人修得那么好,我的福德那么浅,资质那么差,怎么可能禅修成功呢?” 对自己缺乏信心,没有自信心,这也是禅修的一种盖,自己障碍自己。
.
   因此,我们要禅修的话,必须去除这三种疑,去除这五种盖。去除了这五种盖,禅修之路才有可能平坦。



注解:                                                                                                                                               
1  业处老师:巴利语kammaññhànàcariya的直译,即传授业处、指导禅修的老师;禅师

. . . 未完

请继续阅读下一章:

或许,你有兴趣从头开始阅读:


Wednesday, December 28, 2011

入出息念第三节(去除五盖)之一

  在修行之前先要离盖。盖(nãvaraõa),是障盖、障碍的意思。正如找到了要去一个地方的路,但是路上有很多障碍,诸如荆棘、石块、树干、树枝等挡住了去路,要顺利地走这条路的话,先要把这些路障清除掉。同样地,我们要修习任何的业处,特别是修习止业处的时候,首先要离盖。这里的盖是心的障盖,内心的烦恼。


  盖一共有五种,称为五盖。它们依次是:
  1、欲贪;
  2、瞋恚;
  3、昏沉睡眠;
  4、掉举追悔;
  5、疑。


  它们是七种不善心所,即:
  1、贪心所;
  2、瞋心所;
  3、昏沉心所;
  4、睡眠心所;
  5、掉举心所;
  6、恶作心所;
  7、疑心所。


  如果禅修者有了这五盖的任何一种,没有培育起来的定力将不能培育,已经培育起来的定力将会退失。因此,禅修必须先排除这些心的障盖。


  第一种盖称为,欲贪盖,巴利语kàmacchanda, kàma是欲乐的意思。欲乐通常分为五种,称为五欲功德:颜色、声音、气味(香)、味道(味)、触(柔软的、细滑的、舒适的触觉)。这些能使人产生贪爱、执著的所缘称为kàma,即欲乐的目标。chanda也是欲,这里的‚欲‛是指心的欲望、追求。内心对欲乐目标的贪著、欲求,称为欲贪,或者直译为欲欲。
  一个人心有爱染,比如儿女情长、沉迷歌舞娱乐、执著钱财物品等,这些爱染是禅修的障碍。


  第二种盖瞋恚(vyàpàda)。瞋恚是心对所缘的抗拒、排斥与厌恶。从很粗程度的暴怒、愤怒,到很细微程度的烦躁、焦虑、忧愁、担心、牵挂,都属于瞋恚。只要内心对任何的人、事、物还有厌恶、排斥、抗拒,那么心就很难平静。如果你和他人吵了一架,吵完架后想要禅修,能够修得好吗?如果有人在你禅修的时候讲话,让你起烦恼,你的心能平静吗?因此,心对所缘的抗拒、排斥是禅修的一种障碍。


  第三种盖昏沉睡眠(thãna-middha),昏沉、睡眠是心与心所的软弱、无力、迟钝。如果一位禅修者在禅修的时候打瞌睡、昏沉,那么他的心就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就好像水池充满了泥浆一样,心是很钝的,不堪任作业,不堪任禅修。


  第四种盖掉举、恶作1(uddhacca-kukkucca)。掉举叫做uddhacca, 意为心的散乱、不能专一,好像把石头丢进灰土堆后所扬起的灰尘一样。心的散乱、不安,不能够专注,称为掉举。
  Kukkucca ,直接翻译成恶作,但是在这里翻译为追悔会更加贴切。这种心所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应该做却没有去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第二、对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感到懊恼、后悔。
  掉举是禅修中最普遍的障碍。一个人的心没办法平静,有很多妄想,心取很多的所缘,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一会儿想这儿、一会儿想那儿,一会儿想过去、一会儿想未来、一会儿想现在,一会儿想他人、一会儿想自己……怎么能够专注呢?内心散乱,怎么能够专一呢?
  如果一个人感到后悔、悔恨:为什么我刚才这样做?为什么刚才我不这样做?为什么我刚才会这样说?如果一个人充满了懊恼和追悔,他的心就忐忑不安,不能平静下来;不能平静就不能专注,不能够很好地禅修。这是第四种盖,它包括了两种心所,和第三种盖一样。


  第五种盖(vicikicchà)。在这里的疑并不是指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不明白之处的疑问,而是对于佛法、对于修行方面的怀疑、不相信。
. . . 未完

注解:                                                                                                                                               
1 这里的恶作不同于戒律中的恶作罪,虽然中文一样,但是它们的巴利语却不同。这里的kukkucca是后悔的意思,也可以称为追悔;但是戒律中的恶作是dukkaña,即不好的行为。






请继续阅读下一章:

或许,你有兴趣从头开始阅读:



Tuesday, December 27, 2011

人必须自我训练



 


任何车乘都无法使人到达涅槃境界, 
只有善自调御,才能使人抵达涅槃境界。

(偈323)

  有一天,几位比丘看见一位驯象师和他的大象在河边。 驯象师正尝试着要驯服大象,但并未成功。 一位曾经也是驯象师的比丘,就向其他比丘解释轻松驯服大象的方法。驯象师听见比丘的话,就照着他的话做,很快就驯服大象。 后来,这比丘向佛陀报告这件事时,佛陀告诫他:「比丘,你离究竟解脱还很遥远,你应该专注于心灵的修行。你不可能经由驯服大象而证得究竟法喜,只有驯服自己的人才能领会究竟法喜注1。」


1佛陀不是因为该比丘服务别人而劝诫他,而是提醒他不可忘记出家修行的究竟目的:彻底解脱所有的烦恼和苦痛。


‧摘录自‧ 《法句经‧故事集》达摩难陀法师着

Monday, December 26, 2011

外国男孩玩滑板意外


  基本上,这个短片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
  前半部虽然“好笑”,不过这是个意外,我们不应该取笑别人。其实精华是在后半部,网友说后半部更“爆笑”!
  可是,身为佛教徒的你看到了什么?
  比如说五蕴. . . (请说说你的见解。^_^ 

Sunday, December 25, 2011

杨振宁谈“物理学与佛教”

  因为对科学感兴趣,我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系。在大学读书时及毕业后就对佛学兴趣日浓。今天我想从科学的角度谈谈我的佛教观。
   佛教是科学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是理论和实践的总和。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相影响、相促进。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获得了新发现。而这些新发现又不能用原有的科学理论来解释时,人们就提出各式各样的假说。
   一种假说被大家广泛接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它的理论体系必须是自洽的,即它必须自圆其说,不自相矛盾的。
   第二,它必须对已有的发现能够准确地描述,即这种假说能自圆其说,并且是符合现有的科学实践的。
   第三,根据这种假说能够得出一些推论和预言,而这些预言能够被将来的实验和观测所验证。当越来越多的推论和预言得到验证时,这一科学假说就得到科学家的广泛接受,而这一科学假说也就被称为科学理论了。
   如果这一理论描述、解释和指导的对象广泛而重要,这一理论就被称为伟大的科学理论,如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力学适用于所有宏观物体(非微观粒子尺度)在非接近光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相对论能描述所有宏观物体在相对光速而言的低速,以及接近于光速的高速运动时的规律。
   这二种理论被提出的时候,它们能解释人们用旧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根据它们所作的推论和预言都被以后的大量观测所证实。相对论是牛顿力学的推广,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时的特例。
   因为这二种理论的适应面非常广大,因而牛顿和爱因斯坦被公认为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理论是最伟大的科学理论。卫星上天、潜艇入海、运动比赛、天文观察等都受这种理论所描述的规律的制约。
  同样,佛教也完全具备科学理论的三大特性。
  首先,佛学理论是自洽的、圆融的。四圣谛概括了人生多苦的现象,指出人生多苦的原因,指明了涅槃入灭的方向,指出了修习正道的道路,佛教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宗派,各宗各派有各自独特的理论依据和修习方法,其基本的理论和目的是一致的。
   其次佛陀成道后提示了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道理,解释了社会和人生的种种现象,更重要的是听从佛陀开示修习的许多人都体验到了佛学所指出的种种境界,因而佛教在当时就得到许多人的拥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要强调的是佛教的实证性。听从佛陀的指示,依法修行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地证实佛陀所言之不虚。佛学不是纯粹理论性的哲学,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证科学,虽然它包含了伟大的哲理。依佛学修行实践就是学佛。
   第三,佛学描述的一些自然现象对达到相应修行功力的人而言是一种实践观测,而对于普通人众来说则只能姑且信之,但对今人的自然科学的观测结果而言,就是伟人的科学预言。佛陀在千百年前就说过:一钵清水中有微虫八万四千,以及有关宇宙结构的三千大千世界等,这些都为现代科学中的微生物学和天文学所证实。
   现在有些人会对佛教不够了解的情况下指责佛教是迷信、是不科学的。其实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对科学也是了解不够的,是对科学采取迷信态度的,是缺乏真正的科学精神的。佛教的六道轮回的因果报应说往往被人攻击为迷信。这种人的论据之一就是有人做恶事也没得恶报。有人做好事也没得好报。其实这是对六道轮回业力成熟才得果报了解不够。论据之二便是因果轮回怎么没人看得见。
   事实上从佛教产生后的两千多年来,历史记载了许多看得见因果轮回、只有种种神通的修道人。看不见的东西并不就是不存在的。我们的眼睛不能感觉到红外线、紫外线;我们的耳朵听不到超声波、次声波;我们看不见微生物,更看不见原子等微观粒子,我们也看不见听不到我们周围如今到处充斥着的大量电磁信号,如无线电波、电视信号、手机信号。
  我们能看见阳光却不能马上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是我们把上述东西作为科学常识而深信不疑,因为当今流行自然科学。科学的实证精神在于科学不会因为你相信就让你轻易地检测到,也不因为你没有去观测而不存在,而成为迷信。
  如果一个人想深入了解我们感觉器官不能感觉到的科学规律和科学现象就必须认真地跟科学领域中的善知识虚心学习。随着从小学读到博土毕业,你就能逐渐学到更多的科学理论,做更多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借助于科学仪器感知更多的科学现象。
   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科学而仅仅因他不懂许多科学现象和规律却去指责科学现象和规律为迷信,这是非常可笑的。同样佛教所揭示的真理并不会因为你没有跟善知识学习、没有修行,就指责成为迷信。佛学也不会因为你仅相信而不努力用功就让你轻易把握。
   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是智慧者的信仰。印度和中国世世代代的历史人物证明了这一点。科学是人类智慧的运用,而佛学正是令人断除妄念显现众生本具智慧的,所以科学与佛学丝毫不矛盾的。

佛教的科学性-正确认识佛教从这里开始!

Saturday, December 24, 2011

脑波


上完了四天脑电波反馈课程后,让我尝试把刚学到的知识应用在佛学里吧!(如果说错请大家给与纠正,谢谢!)

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运作:短片中的女人把眼识跟她里的记忆(想)配对后,产生了喜怒哀乐之感受,过后她就会作出反应采取行动了。因此,佛学是很科学化的。

话说回来,短片中大家可看到“闪电”不断吗?其实脑细胞在传达讯息时都会发出微弱的电波(脑电波)。目前,通过与电脑联机可测定人脑的各种脑波—— α(阿尔法)、β(贝他,又分高贝他及低贝他波)、θ(塞尔塔)、δ(德尔塔)、SMR(感觉运动节律),这些脑波反映大脑的状态。以现在科技的技术,我们已经可以通过电子仪器来提供休息、注意力、集中力、左右脑平衡、记忆力、创造力、自我调节、冥想等训练模式,将大脑调节到最佳状态。研究发现,大脑的脑联络神经元是可以进行重组活动的,因此我们还可以重新把脑波调整至平衡状态。其实嘛!禅修是靠自己的力量自我提升大脑功能的最好方法。

说真的,这个课程让我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收获,我相信它有助于我更有效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及学生。除此之外,我也看到了佛学是智慧型宗教,而且也很科学化的。

Friday, December 23, 2011

以科学角度来寻找 ~ “我”



Sebastian Seung描繪一個巨大又有企圖心的"腦"的新模式,

更著重在神經元之間的連結,他稱之為"connectome",
它是我們個體的基因組,如果加以了解,
便更能解開我們­的腦及心智神祕的地方。


我在课程中也了解到 “我” 存在于脑中。如果认真的思考,你会发觉其实“我”只是由一连串的记忆所组成(或所谓的“connectome” )而已。
未完 . . .


(请继续阅读明天的 脑波 ) 

Thursday, December 22, 2011

你能相信你的眼睛吗?


上面这个实验证明了我们的眼睛是很好骗的!
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为期四天的专业课程(关于脑电波的)。课程内容都围绕在我们大脑的如何运作,简短来说就是大脑如何处理五官所接收的讯息。就佛教观点来说,就是“我”( 大脑 )与受(接收)想(记忆、认知)行(反应)识(讯息)的运作,换句话说就是五蕴了。


未完 . . . 


(请继续阅读明天的 以科学角度来寻找 ~ “我”! )



冬至快乐


願大家心悅冬至,冬至愉快。

Wednesday, December 21, 2011

认识自己


上面的影视和本部落格有什么关系?
哈哈! 是这样的啦!
为了它,本人从上周五起就一连四天(9 a.m. to 6 p.m.),全神贯注地对着一位韩国美女 . . .
我老婆也和我一样,对着一位充满魅力又成熟的韩国男人 . . .
哈!别误会哦,我们都在做正经事 ~ 在上一个专业课啦!
什么课?
现在先买个关子,明天才告诉你 :P

下一篇:你能相信你的眼睛吗?

疯狂的行为

嗔痴
真的!为了满足口欲,
有的有人会如此“疯狂”地造业! 

Tuesday, December 20, 2011

佛教与无神论


无神论与唯物论的思维方式一致,
他们的知识并没有超越这世间的知识。


  佛陀反对无神论,因为无神论者否定了礼敬圣贤、否定了出家,否定了道德与社会义务,也否定了宗教生活。佛陀特别强调道德和精神价值的存在,佛陀推崇道德的超越性。如果说佛陀也是一位无神论者,这仅仅是针对佛陀否认有一位全能的造物者──神的存在。但是,这种「无神论」经常带着讥讽和毁谤的含义,事实,这绝对不是佛陀的教义。一般人把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拧在一起,唯物论者主张,没有什么能超越对这世间的知识,他们所追求的只是眼前的少许成就。佛教并不支持这种短视的做法。
  我们不能因为佛陀不相信这世间有一位全能的造物者 ──「神」,就把佛陀当作是无神论者、唯物主义者,佛教对「神」的观念,不同于其它宗教。其它宗教不能因为信仰不同而使用不合理的辱骂或中伤的字眼。
  佛教同意其它宗教所说的真实性和永久性的幸福,无法在这物质性的世间里找到。佛陀也认为,真实性和永久性的幸福,无法在较高或较低的生界(天堂或地狱)里找到。佛陀所提倡的精神价值,是超越世间的境界(涅槃),这是不分来世、此时或此地的。涅槃扎根于这世间,是追求人世间最高成就的境界。

一切行无常 一切受是苦
一切法无我 若以慧观照
得厌离于苦 此乃清静道


《法句经》V.277,278,279


本文摘自《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一书这是繁体版本,暂时找不回简体版本链接了. . . 

Monday, December 19, 2011

佛教与悲观主义

佛教既不乐观,也不悲观,佛教是真实的宗教。

  一些批评家认为佛教是不健全的、悲观的、愤世嫉俗的宗教,徬徨于昏沉与黑暗中,以无害的快乐为敌人,无感受的飘泊在单纯的生活中。因而断言,佛教是在悲观中孕育一种对生命绝望的生活态度,鼓励一种模糊笼统的概念,认为人生被痛苦和邪恶所占据。这些批评主要基于他们误解了四圣谛中的苦圣谛,以及实践一切缘起无不是苦的看法。
  假使佛教的创始人──佛陀,真的是一位悲观主义者,对他的描绘将更加恶劣。事实上,佛陀的形象是和平、庄严、充满希望和善意的。佛陀身上散发出的微笑和吸引力,据说是不可臆测和难以理解的,也可以说这就是他的教义的缩影。对灰心和苦闷者而言,佛陀那充满希望的微笑,是一种永不失败的力量、是一种振奋剂和令人欣慰的芳香。
  佛陀慈悲的光辉普照十方,像他这样的人,不可能是一位悲观者。当剑喜王和他的太子在聆听了佛陀的开示后,他们了解唯一获得真正自我的征服,和获得民心的最佳方法,就是佛陀真理的教义──佛法。佛陀拥有高度的幽默感,他经常发出会心的微笑,令他的敌对者因此而消除敌意。佛陀拥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他能消除信徒的危险和邪恶的心识,并令他们心甘情愿的追随他。佛陀在弘法、辩论或和信众们讨论问题时,总是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平和的态度,因此赢得广大信众对他的崇拜和景仰。像这样的一个人,我们能说他是悲观主义者吗?
  佛陀从来都不希望信众过着痛苦、忧愁和焦虑不安的生活。他指示了痛苦的真相,和克服及消灭痛苦的方法和道路。要成为一位觉悟者,必须快乐。快乐是佛陀要我们培养证悟觉悟的条件之一。快乐绝对不是悲观的。
  有两部经典:《长老偈经》(Theragatha)和《长老尼偈经》(Thergatha),里面记录的都是佛陀的弟子们快乐的言辞,男、女众弟子们,以佛陀的教义为修持的方针,在生活中找到和平与幸福。根据经典记载:「有一回,高沙喇国王(kosala)告诉佛陀:他不喜欢其他宗教的弟子,他们看起来憔悴、粗俗、苍白、孱弱,无法给人一个好的印象,而佛陀的弟子则充满喜悦、欢愉、振奋的享受着精神生活,并以严肃、平和、轻松的心情生活着。过后,他又补充道,他相信佛陀的弟子们这种健全的气质是由于:佛陀的弟子们,深切的体悟到佛陀那伟大和意义深远的教义。」有人问佛陀:他的弟子们,日中一食,过着简单、纯朴、宁静的生活,因何会有如此的光辉呢?佛陀回答:「他们不懊悔于过去,不忧虑于未来,他们只生活在现在,因此,他们如此的容光焕发。愚痴的人,懊悔于过去,忧虑于未来,他们如干枯的芦苇草一样,折断于烈日之下。」《相应部经》
  佛教是一个宣传世间诸多不如意的宗教。然而,不能因此而把佛教列入悲观的宗教。因为佛教的实质是教导我们如何消除这诸多的不如意。佛法告诉我们,即使是最邪恶的人,在接受果报之后,还是一样可以获得解脱。佛教为人类提供了达到解脱的希望。但是,其它的宗教却认为坏人将永远的坏下去,并且有一个永久的地狱在等候他们。佛教否认这种教义的说法。
  佛教既不悲观,也不乐观。佛教不鼓励一个人在这世间,由于悲观或乐观而改变他的思想。相反的,佛教鼓励我们要活得真真实实,同时必须去学习了解事物的真实面目。


本文摘自《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一书这是繁体版本,暂时找不回简体版本链接了. . . 

Sunday, December 18, 2011

將「情緒」物歸原主


摘自:《做好情緒管理》-【智慧掌中書】系列 
作者: 聖嚴法師 

你有沒有莫名其妙被罵,委屈憤怒不已的經驗呢?
你有沒有因做錯事被父母、老師、主管甚至朋友罵的狗血淋頭的經驗?
你怎麼去面對這些情緒呢? 壓抑?埋怨?計較?憤怒?吵架?

情緒,其實是一種不成系統的雜念或習性;是累積在我們心裡面拉拉雜雜骯骯髒髒鬼鬼祟祟的念頭,如果情緒一直悶在心裡出不來,就會在身體裡胡亂打轉,像鬧鬼一樣這樣的,暗鬼­是很可怕的!

我們在遇到困擾而有煩惱時,可以先分析狀況,並告訴自己受到他人的曲解或冤枉,已經是不舒服的事,如果自己再生氣,猶如受到二度傷害,是雙倍的不划算。

外在的環境是無所謂安定或不安定的,我們內心世界的感受才對我們的情緒有決定性的影響,該怎麼面對、處理?遇到讓人生氣的情況時,別人罵你,你聽到了;別人打你一個耳光,­你也可以感覺得到。但是這時候也應該認知到,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性格、想法、情緒,他罵的、打的,都是他自己的,不是我的。

心不隨境轉境就能夠隨著心轉,例如某人把我罵得狗血淋頭,我就想:「這是某某某在罵我。」 這樣就夠了,因為是他在罵我,不是我自己罵自己,他罵我如果罵的有道理,就是應該的,如果罵的沒道理,是他沒道理,並不是我沒道理,我又何必生氣呢?

在人際關係裡、職場智慧裡又或是感情世界裡,您都能優遊自在嗎?

朋友間的誤會、上司的責罵、同事間的相處、情人的任性...... 您都有足夠的智慧去化解情緒嗎?

刹那定

Saturday, December 17, 2011

佛教与哲学

佛陀的觉悟,不仅仅是智力的产物。

  在佛陀的时代,印度有很多学者,他们各自发展自己的思想和学说,有些甚至到各地去弘扬他们自己的思想和学说,或与其他思想家辩论。但是,佛陀认为这些人并不理解宗教的真谛,虽然他们都很聪明,可是,却没有真正的对治贪、嗔、痴的智慧。他们那自我主义的概念,混淆了清晰的宗教思维。
  根据佛陀所教,一个人必须先了解自己的心智,要了解心法的真相和专注的发展内观智慧。观照的智慧并不是一般世俗的哲学。
  佛教是世间众生和平、幸福与正确的生活之道,是一种消除烦恼而最终达到解脱的方法。佛陀的教义并不限囿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佛陀的教义不是教条也不是信仰,而是
对全宇宙的开示,而这开示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佛陀的教义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为人类寻求友善、和平及灭苦的获得解脱自在的道路。
  解脱,对佛教徒而言,是个人份内的事,你必须自救,就好像你必须吃、喝和睡眠一样。佛陀教义的宗旨,就是在指示什么是解脱之道。我们不要把佛陀的教义当作是一种理论或哲学。当有人问及佛陀提倡何种学说时,佛陀回答道,他所提倡的不是哲学,而是他个人觉悟的经验。佛陀的教义不是哲学,哲学不能带给人们精神的突破。哲学本身有很多的局限性,甚至阻碍了我们精神的进展。
  佛陀说:
智者不依据学说,他们不羁缚自己,他们只是仔细的观察和聆听。
  理论是学识的产品,佛陀了解人类学识的局限性,因此,佛陀的教义不是学识的产品。一个人不会因学识而获得觉悟,这说法好像不合逻辑,但却是真实的。知识份子花太多的时间去研究、分析和辩论,可是,在修持所花的时间却太少了。
  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玄学家),也可能是一位聪明的笨蛋。他可能拥有聪明才智,有很强的理解力,能够清晰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如果他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也不注意自己言行的结果,甚至一心一意执着于自我或自我的理想,像这样的人,就是一位聪明的笨蛋。一位智慧未开发的聪明人,会深深的影响他自己今后的进
步。
  佛陀的教义包括智慧的训练,并不局限于一般的哲学或理论。哲学只是一种学识,无法应用到实际的日常生活中。
  佛陀强调的是实践和体验。哲学家虽然看到人生的悲恸和不如意,但是,却无法提供实际的方法,来克服我们生命里所遭遇到的挫折和不如意。哲学家把他们的思想推向牛角尖,哲学本身是有益的,可惜不能解决人类精神的飢渴,哲学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和想像,减少我们思想的闭塞和不执着于教条主义。就这些而言,佛教对哲学是肯定的。
  佛教主要的目的是达到觉悟和精神的自由和解脱。觉悟克服了「无明」这一生死根源。然而,要克服「无明」,唯有靠个人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任何单纯知识性的努力都是徒然无功的。
  佛陀曾经这么说过:
那些形而上学的纯理论思想是不会获得任何利益,
它们与真理毫不相干,它们不能领导行为,
涤净烦恼、执着而获得宁静、安稳、内观智慧或究竟涅磐。
《中部》
  佛陀排除形而上学的不实际思想和臆测,他要我们专注于他所发现的「四圣谛」及其实用性。「四圣谛」告诉我们苦、集、灭、道的真理,及如何弃除苦而达到最后的解脱。任何人要成就于解脱,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四圣谛」。
  觉悟」是驱逐「无明」,这是佛陀对生命的理想。当我们了解学识不能令我们获得觉悟时,就应该更重视佛陀的教义。因此,佛陀强调这是他个人亲身的经历。禅定是实际并具有科学性的,它能验证个人亲身经历的真理。一切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只能令我们更加困扰,生活在纠缠与混乱中。


本文摘自《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一书这是繁体版本,暂时找不回简体版本链接了. . . 

Friday, December 16, 2011

佛教与当时印度宗教的异同


  佛陀所宣说的佛法,是以前从来没有人说过的。

  佛陀初转法轮时,所宣说的《转法轮经》是前人所从来没有说过的。这很清楚的明了佛陀的看法、佛陀的学识、佛陀的智慧,以及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无法比拟的觉悟力。

  有些人认为佛陀并没有宣扬什么新的教义,只是把印度当时存在的古老教义,重新整理和加以组织而已。然而,佛陀不是当时印度宗教的改革者,而是重新缔造者。佛陀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和教义,本质与印度当时一般人所信仰的宗教不同。佛陀从出世到弘法、入灭都可以证明他与当时印度的婆罗门教无关,也无法找到佛陀承认他曾经受惠于印度其它宗教的证据。

  在当时的印度,很多宗教团体或个别的宗教师都反对佛陀的观点。佛陀经常被外道宗教师刁难、批评、指责,或以恶毒的字眼加以侮辱。可是当佛教的基础奠定后,婆罗门教却把佛陀说成是他们神的化身,婆罗门教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想破坏和并吞佛教,把佛教和佛陀的教义据为己有。毫无疑问的,佛陀纠正了当时社会的风尚和弊病,无论在宗教职责、仪式或个人的伦理观念和生活方式。还有如以针刺破了错误的信仰与修持的气球,使里面空泛和不实际的东西泄漏一空。

  无论以基础科学、哲学或心理学来说,我们都找不到佛陀抄袭当时宗教的证据。四圣谛、八圣道和涅槃思想,在佛陀以前,从来不为人所知。虽然业力和轮回思想,在当时相当的普遍,可是佛陀给予了全新的、逻辑的、合理的诠释。佛陀并不嘲笑或蔑视当时存在的宗教。佛陀很珍惜它们,也从它们那里发现了真理,并且给予更合理的诠释。


  所以佛陀说:「无论真理在何处,必然会受到重视。」佛陀从来就不畏惧于面对虚伪和不真实。


本文摘自《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一书这是繁体版本,暂时找不回简体版本链接了. . . 

Wednesday, December 14, 2011

Tuesday, December 13, 2011

五位年老的比库和一位年老的女人


  砍伐欲望之林,但不要伤及真正的树木 1,欲望之林只能生出恐怖。

  所以,比库!砍伐大大小小的欲望之林,脱离欲望之林。
(偈 283) 



  如果对女人仍存有一丝丝之情愫,内心就仍然受系缚,如同小乳牛仍离不开母牛般。

(偈 284) 

  从前,沙瓦提城里有五位朋友,年老的时候,他们一起出家。

  他们习惯回老家去化缘。其中一位的妻子烹饪手艺很好,并且妥善照顾他们,因此他们最常去化缘的地方,就是她家。

  有一天,她突然生病了,并且遽然逝世。五位老比库十分伤心,同声哭泣并称赞她的德性。

  佛陀劝诫他们:「比库们!你们深感忧愁、哀伤,那是因为你们未能解脱贪、瞋、痴,这三毒像一座大森林,砍掉它吧!你们就能解除心灵的污垢。」


1佛陀说砍伐森林时,有些新出家的比库误解佛陀的意思,所以佛陀进一步说,砍伐欲望之林,而不是真正的森林。




Monday, December 12, 2011

入出息念第二节(修习功德)之三

修习入出息念有很多殊胜之处



1、下手容易,所缘简单

  与其他的禅修业处对比,修习入出息念非常容易,不用另外准备遍相。比如修习不净先要取不净相,取不净相要去找尸体,尸体越腐烂、越难看、越臭、越令人厌恶越好。对于没有禅那的禅修者来说,取不净相有时候会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又如修地遍要先做地遍的遍相,修白遍等业处也要做遍相。然而,修入出息念可以免去这些准备工作。

  为什么呢?
  因为,修习入出息念的所缘只是‚呼吸‛。呼吸对于人类来说是与生俱来的。当我们从母胎呱呱落地,一直到这期生命的终结,在这期间都有呼吸。因此,要修入出息念,只须直接去觉知自己的呼吸就行。正念地觉知呼吸就是在禅修,这种禅修方法不用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直接了当。除了睡眠之外,其他的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修习入出息念。此是殊胜处之一。

2、修习入出息念非常寂静

  入出息的相很微细,并不像不净相等那么粗。不净相是很粗、很厌恶的,有时候心会排斥、抗拒。三十二身分的相也同样是很粗的,容易厌恶。地遍、水遍、火遍、风遍等的相在刚开始修习的阶段也是很粗的。然而,入出息念的相是很细的。当我们把心念专注在呼吸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呼吸的轻柔。当然,我们不用注意其轻柔的特性,只是说和其他所缘相比,入出息更容易让人感受到轻柔性。此是殊胜处之二。

3、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迅速消除妄想

  佛陀在《增支部〃美奇亚经》(Meghiyasuttaü)中说:
  “ 要断除贪爱,应修习不净;
   要断除瞋恚,应修习慈心;

   要断除寻(杂念),应修习入出息念;

   要断绝我慢,应修习无常想。”
(A.9.1.3)
  在经律中,佛陀也指出修习入出息念的殊胜之处:
  “ 诸比库,修习、多作此入出息念之定,不但寂静、殊胜、不杂、乐住,而且能令再再生起的恶、不善法由此消失、停止。
  诸比库,犹如在热季的最后一个月,非时大雨能立刻使飞扬的尘土由此消失、停止。”
(S.54.9; V.1.165)

  修习入出息念就像大雨洗掉漫天飞扬的尘土一般,能够使许多妄想很快地被消除。

4、修习入出息念能够证得禅那

  在四十种业处当中,佛随念、四界差别等十种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证得禅那;十不净、身至念这十一种业处只能达到初禅;慈、悲、喜三种业处只能证得第三禅,但通过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证得色界的第四禅。缅甸帕奥禅林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在拥有禅那的禅修者当中,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是通过修习入出息念证得禅那的。
  所以,修习入出息念有诸多的功德、利益。
  正因如此,所以佛陀在很多经典里都教导这种业处;也正因如此,历代上座部佛教的许多长老、禅师们都喜欢教导和修习入出息念。当我们见到入出息念的这些功德与利益,就应当修习入出息念。




本文摘自《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玛欣德尊者 Mahinda Bhikkhu〗



请继续阅读下一章:

或许,你有兴趣从头开始阅读:



Sunday, December 11, 2011

入出息念第二节(修习功德)之二

佛陀经常教导修习入出息念


  在巴利三藏中,收录了许多记载佛陀教导入出息念的经文。在《经藏》里,《长部》的《大念处经》,《中部》的《念处经》《入出息念经》《身至念经》等,《相应部》有一篇《入出息相应》,专门教导修习入出息念的方法。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入出息念在佛陀的教导中所占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佛陀不仅经常教导弟子们修习入出息念,连他本人也是如此。在这里举一个例子:

  有一次,佛陀对比库们说:‚我想在三个月中独坐,除了一位送食者之外,任何人都不能来访。‛

  当佛陀独处三个月出来之后,告诉比库们说:

  “诸比库,假如有外道遍行者这样问: 
  ‘贤友,沙门苟答马依何住而多住雨安居呢?’
  这样问时,诸比库,
  你们应这样回答那些外道遍行者:
  ‘贤友,世尊依入出息念之定而多住雨安居。”
(S.54.11)


  从这里我们知道,就连佛陀也经常住于入出息念禅那,以入出息念为根本业处住于现法乐住。




本文摘自《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玛欣德尊者 Mahinda Bhikkhu〗






请继续阅读下一章:
或许,你有兴趣从头开始阅读:

Saturday, December 10, 2011

佛教歌曲- 菩提本無樹


襌宗六祖慧能大師明心見性,教化大衆及弟子之偈。

祈願正法常住,一切衆生皆離苦得樂,常聞正法,速證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