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November 30, 2011

上座部佛教的来源 (上)



  佛陀在世时,并没有所谓的上座部、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经量部、法藏部等部派,更没有所谓的「大乘」、「小乘」等区别。当时的僧团在教理上、戒律上皆是同一师学、和合无诤的,犹如水乳交融,并没有出现多少分歧。
  佛陀在《大般涅盘经》中曾教导说,若诸比库遵行七法,能够使僧团兴盛而不会衰败。
此七法中的第三条是:
「诸比库,
     只要比库众对尚未制定者将不再制定,
     已经制定者将不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受持遵行。
 诸比库,
     如此即可期待比库众增长而不衰退。」
(D.16)
  在佛陀入般涅盘的那一年雨季安居,马哈咖沙巴(Mahàkassapa,摩诃迦叶)长老在王舍城主持了有五百位阿拉汉参加的第一次结集,与会大众一起记诵和核定佛陀在一生45年中所教导的正法与戒律。在结集了经律之后,阿难尊者提到佛陀在临般涅盘前曾经说过:
  「阿难,如果僧团愿意,当我入灭后,可以舍弃微细又微细的学处。」[1]
  由于当时阿难尊者并没有及时请示佛陀什么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于是与会者们就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于是,马哈咖沙巴尊者在僧团中作甘马[2],重申了佛陀临终前的教导
  「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受持遵行。( Cv.442; 2.288 )
  此项决议获得全体与会者的一致通过。由于当时的与会者都是曾亲闻佛陀教导、德高望重、诸漏已尽、所作已办、具足六神通与四无碍解智的阿拉汉长老比库,因此,这种代表佛陀本意的长老们(thera)的观点主张(vàda)就称为「上座部」(Theravàda),即长老们的观点。同时,这项决议的精神也就在以上座比库为核心的原始僧团中保持下来。
  佛教在日后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不断分出许多部派和学说,但是,作为保守圣者的传统、以维持佛陀教法的纯洁为己任的「上座部」,自始至终都坚持一项恒久不变的原则:
   1. 凡是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
  2. 凡是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
  3. 佛陀如何制定,即应如何受持遵行。


  这是佛陀的教诫,也是上座们的观点![3]





注解:                                                                                             
[1] 微细又微细的学处:巴利语khudda,意为微细的;anukhuddaka,意为更微细的;sikkhàpada,意为学处,即戒律。「微细又微细的学处」古代也意译为小小戒、杂碎戒。根据《弥林达问经》,恶作罪为微细学处,恶说罪为又微细学处。
  佛陀在临般涅盘前的所说的这一句话在整部三藏中是绝无仅有的。佛陀曾无数次强调「对于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甚至制定说即使轻视这些学处也将会犯戒:
  「若比库在诵巴帝摩卡时如此说:『为什么要诵这些微细又微细的学处呢?那只会导致疑悔、恼害、混乱而已!』诽谤学处者,巴吉帝亚。」(Pc.72)
  义注在解释「可以舍弃」一词时说:为什么不用肯定语气「应舍弃」而使用不定语气呢?因为世尊预见到马哈咖沙巴将在第一次结集中将不会舍弃任何学处。《弥林达问经》中解释世尊之所以说这句话是为了考验僧团。
[2] 甘马:巴利语kamma的音译。原意为业,行为;于此指僧团会议。
  汉传佛教依梵语karma音译为「羯磨」。
[3] 有人认为这只是马哈咖沙巴等上座们的意见。然而,这的确是佛陀的本意,因为佛陀不止一次地强调过这项原则。(D.16 / A.7.3.3 / Pr.565)



Tuesday, November 29, 2011

南传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巴利语Theravàda。thera,意为长老,上座;vàda,意为说, 论, 学说, 学派, 宗派, 部派。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
  此系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圣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故称「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是由印度本土向南传到斯里兰卡(Sri Lanka,锡兰)、缅甸等地而形成的佛教体系,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印度之南,故称「南传佛教」。又或因其主要流传于东南亚、南亚一带地区,故也称为「南方佛教」。上座部佛教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的语言属于巴利语,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巴利佛教」。
  巴利语是由佛陀在世时中印度马嘎塔国(Magadha,摩揭陀国)一带使用的方言变化而来,它属于与古印度正统的雅语——梵语(Sanskrit)——相对的民众方言——布拉格利语(Pràkrit)的一种
[1]南传上座部佛教认为巴利语是佛陀当年讲经说法时所使用的马嘎塔口语,故又称为「马嘎底语」(Màgadhika,摩揭陀语)。在正式的用法上,「巴利」一词乃是专指圣典、佛语、三藏,以区别于作为解释圣典的文献——义注和复注。也因如此,记录圣典、佛语的专用语「马嘎底语」到后来也就逐渐成了「圣典语」、「佛经语」的代名词[2]
  上座部属于佛教中的「保守派」,甚至就连用来记录佛经的语言都不敢随意改动。巴利语在古印度只是一种口头语言,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当使用巴利语传诵的三藏圣典传入斯里兰卡后,当时的比库[3]们以极尊重的态度把它们记诵下来,便形成了上座部传诵的巴利语三藏圣典。公元前一世纪开始,斯里兰卡长老们又用新哈勒(Sinhalese,僧伽罗)字母来拼写巴利语,并刻写在棕榈树[4]叶 (tàla patta)上,一直保存到今天。当巴利语圣典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地时,这种传统保持不变,也相应地出现了以缅文、泰文、高棉文、寮文等字母音译的巴利语三藏圣典。所以,现在上座部佛教弟子在读诵佛经时,都采用巴利语。一位上座部佛教比库除了要懂得本国语言以外,还必须学习巴利语。假如现在尚存一种巴利文字母的话,这些不同文字版本的经典都可以还原为巴利文原典。然而,从今天印度传到中亚细亚、东亚的中国等地的经典就不一样,它们都被译成了当地的语言文字。
  传统上,上座部佛教主要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省靠近泰缅边境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从十九世纪末开始,上座部佛教也传播到欧美澳等西方国家,并有持续发展之势。

下一篇:上座部佛教的来源 (上)

注解:                                                                                                                 
[1] 巴利语与梵语同属于印欧语系的古印地语。但梵语属于雅语,巴利语属于俗语;梵语是贵族语,巴利语是民众语;梵语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标准语。
  巴利语是佛陀及圣弟子们的用语,在《律藏》中,佛陀曾禁止僧众们用梵语来统一佛语。
[2] 将马嘎底语称为「巴利语」应该是在公元五世纪的佛音时代。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所流传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母语或本族语,这种只用来学习和记诵佛教圣典而平时很少用来沟通交流的外来语,就干脆将之称为「巴利语」(圣典语)。
[3] 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有行乞者、持割截衣者、见怖畏等义。即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之男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bhikùu音译为「比丘」、「苾刍」等,含有破恶、怖魔、乞士等义。其音、义皆与巴利语有所不同。
  现在使用「比库」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而使用「比丘」、「比丘尼」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北传僧尼。
[4] 棕榈树:旧译作多罗树,属棕榈科植物,常见于热带地区。其茎干直立,叶片大,呈掌状深裂,晒干后可用来制作扇子或盖屋顶。古代的佛教僧人在其晒干后的叶片上刻写经文,古代讹称为「贝叶经」。


Monday, November 28, 2011

南传(小乘?)出家人是自了汉?


如果硬要称原始佛教为“小乘”、自了汉,
那么为什么大众还会对他们致以如此高的敬意? 

  在原始佛教的国度里,出家人是在众人之上的。
  那么这对出家人有什么好处呢?
  老师父说:
  “ 出家将让我们有缘学习真谛,实践真谛,然后得到真正的收获。之后可以修德行善,真正的把这一切传播给别人。”
  这就足够了。


  难道,佛陀当年的僧团不是都做这些吗?

Sunday, November 27, 2011

八圣道 - 定学


  戒Sila
正语Sammàvàca
正业Sammàkammanta
正命Sammà-àjãva
  定Samàdhi
正精进Sammàvàyàma
正念Sammàsati
正定Sammàsamàdhi
  Paññā
正见Sammàdiññhi
正思维Sammàsaïkappa


定学:
  定学共有三项:正精进、正念和正定。通过定学的锻炼,可以净化自身和获得智慧,也能够更有效的控制我们自己的心识,从而获得智慧和善性,并为我们打开了证悟和解脱的大门。
  正精进,就是全面的发展,如:通过不懈努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学习和实践佛法,而获得各方面的进展,这就是正精进。正精进有四种属性。
  一、已生恶令灭。
  二、未生恶令不生。
  三、已生善令增长。
  四、未生善令生。
  正精进于我们的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令我们的精神境界获得充分的发展,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行法的无常性。
  正精进和正念关系密切。身为一个佛教徒,培养正念是必要的。佛陀说过,正念是唯一灭苦的途径。正念(依所缘)有四种:
  一、念于身(身念处,观身不净)。
  二、念于受(受念处,观受是苦)。
  三、念于心(心念处,观心无常)。
  四、念于法(法念处,观法无我)。
  正念体现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切受、想、行、识都受到「念」的支配。因此,我们生活中,应该非常关注于「念」,使「念」清晰,培养正念。
  正念影响了我们的身、受、心与法,及其它一切的有关行为。因此,导致于我们向往「定」。正定导致我们无论在精神或肉体,都能获得「专注」(心一境性)的能力,心识关注于一个目标,不受外在所有因素的影响。通过正确的途径锻炼正念,可获得两种利益。
  一、在身心方面获得平静、舒适和欢愉。
  二、提升心的洞察力,生起观想事物本性的能力,进而引发智慧。
  八圣道是佛陀教义中的精粹。是完整的心灵发展的原动力。是佛陀为众生找出的病源──苦,和诊治的唯一方法。「苦」的根源就是欲念和贪,当消除欲念和贪后,就能轻易的进入无苦的涅槃,这就是八圣道的真正定义。当一位高明的医生在为病人诊治严重的疾病时,他不单治疗病人的肉体,也给病人做了精神的辅导。八圣道是灭苦的唯一途径,同时也是对治轮回的良方,发展我们的心识和提升我们的本质,它指示了如何获得心灵纯净和通往无苦境界的道路。

Saturday, November 26, 2011

八圣道 - 戒学

  戒Sila
正语Sammàvàca
正业Sammàkammanta
正命Sammà-àjãva
  定Samàdhi
正精进Sammàvàyàma
正念Sammàsati
正定Sammàsamàdhi
  Paññā
正见Sammàdiññhi
正思维Sammàsaïkappa


戒学:
  戒学分三类:正语、正业、正命。
  正语即尊重于真理及他人的福利。也就是不撒谎、不毁谤、不造谣、不奉承及不胡言乱语。我们经常忽略了语言的威力,因此不关注于语言。
  但是,我们无时无刻都受到语言的伤害,语言有时候比武器要来得厉害。有时候,因为一句话改变了你的想法,或因此导致犯罪。要发展和谐的社会,就必须先控制不良语言和使用正面的语言,只说一些真实、平和、善良和有意义的话。佛陀说:令人愉快的言语,像蜜糖一样甜,真实的言语,像鲜花一样芳香,不正确的言语却像污秽物。
  正业是戒学中的第二项。正业就是珍惜生命、珍惜财物和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业和五戒中的前三戒息息相关,那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生命比一切都珍贵,大家都害怕被惩罚,珍惜生命畏惧于死亡。我们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该更爱惜其他众生的生命,不要对其他众生造成伤害。珍惜财物就是:那些不属于我们的财物,不要据为己有,比如:偷盗、欺骗或抢夺。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不要搞正常婚姻以外的性关系,要信任和爱护自己的配偶。通过正业,我们能缔造一个更平稳和更适合人类居住的社会。
  正命是戒学中的第三项。正命指示了人类在这个社会中如何获得生存的权力。正语和正业之道指导我们如何珍惜生命、财物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命却指示了我们如何在不违反道德准则中生活。
  佛教徒应该远离五种不道德的行业:人口买卖、武器买卖、肉类买卖、酒类和麻醉品买卖和毒品买卖。有些人说,他们从事这类的买卖是为了生活,所以他们并没有犯错。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说服力,如果他们没有错,那么,小偷、杀人犯、歹徒、凶手、走私犯和骗子,也可以这么说:他们从事这些不正当的行业并没有错,同样是为了生活。
  有人认为钓鱼和狩猎是一种高尚的娱乐,屠宰动物是为了食物,因此并不犯戒。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是因为对佛法缺乏认识的缘故,这些都不是高尚的生活方式,任何生类都不应该对其他生类造成伤害。这些伤害都是一些没有必要的伤害。对生命抱着错误的观念,并非佛陀所教。
  佛陀说:「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在不安定的日子里活了一百岁,不如一个持戒和有禅定修养的人活一天。《法句经》
  宁可死得有道德和值得尊敬,也不要活得像一个邪恶和狡猾的人。



Friday, November 25, 2011

八圣道 - 慧学


  戒Sila
正语Sammàvàca
正业Sammàkammanta
正命Sammà-àjãva
  定Samàdhi
正精进Sammàvàyàma
正念Sammàsati
正定Sammàsamàdhi
  Paññā
正见Sammàdiññhi
正思维Sammàsaïkappa


慧学:
  什么是正见正见就是对四圣谛有所认识,或了解事物的真相。正见也指明了各种善业和不善业,及它们对人类身、语、意的影响。认识「业」以后,人们就懂得远离邪恶和向善,缔造美好的生活。当一个人拥有正见时,他了解人性的三种本质:无常、苦和无我,也了解十二缘起法。当一个人发展了正见之后,觉悟于真性,断除邪恶之根,因此而获得解脱。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发展智慧,从智慧中获得对自我、对生命和对一切现象的正见。
  当一个人获得正见后,他将进一步发展正思维,这就是拥有不动摇的心、正确的抱负和正确的思想。在精神境界放弃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培养通往涅槃的道德戒行。正思维就是弃除邪恶的思想和培养纯正的思想。正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了一个人思想的净化或污染。
  正思维有三重意义:
   一、放弃私心,为世间谋求幸福,利益他人。
   二、发展慈心,以慈心对治邪恶和伤害。
   三、发展悲心,以大悲心对待一切众生。
  当一个人心灵之道获得发展,在思想上,仁慈之心会日益增长、不再伤害、不自私、充满了爱心和慈悲心。
  正见和正思维是属于慧学,它培养善与道德的真性。

Thursday, November 24, 2011

八圣道 - 中道

  八圣道是不走极端的中道,是领导神圣的宗教生活的正道。
  八圣道是佛陀教义中最杰出的真理,是指引生活的正道。八圣道也称为中道。佛陀教诲弟子们,正确的修行方法是避免两个极端──纵欲和自我苦行。中道是正确的生活方式,不存在外在的影响,是一种以自我道德行为作为引导的一种修行方式。实践于正道,不畏惧任何外在的力量或神、魔。根据八圣道修行是一种正确的修行方式,正当的行为,是一种自我的要求,目的就在于净化自己。
  中道是一种有计划的内心训练和发展的过程,一个人可以透过对中道的实践来训练和发展自己的心灵,而不是通过膜拜或祈祷。佛陀说过,任何人只要根据佛法而生活,将获得佛法的护持和指引。当一个人根据佛法生活,他也同样的生活在和谐的世间法里。
  每一个佛教徒都被鼓励以佛陀所宣教的八圣道过生活。依八圣道的生活方式,可以脱离今生或来世的忧苦和灾难。他的心识也将获得发展,因此而远离邪恶,获得道德修养方面的增长。
  八圣道就好像一张地图,指引游人到正确的目的地。我们需要八圣道来指引我们迈向涅槃──人生的终极目标。要达到涅槃境界,就要修证八圣道。信徒们需要发展八圣道的三种特性──(Sila)、(Samàdhi)、(Paññā)。透过戒、定、慧三学的发展,才能获得心灵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持戒,使自己的行为利益众生,持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用酒等麻醉品。当戒学获得发展后,他已完全能控制自己的心识,这时,他开始发展定学,通过定学的发展,智慧自然生起。
  逐步进展:透过那无尽的智慧,佛陀知道不是所有的众生都有相同的根基来获得心灵的发展。因此,他宣说了八圣道,指示了心灵修行的实际道路。他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一生获得圆满的心灵发展,因此,他宣说了戒、定、慧三学,让众生能在多世的生命中获得精进。八圣道引导修行者进入绝对究竟和无苦的境界。


  八圣道的生活:


  Sila
  • 正语Sammàvàca
  • 正业Sammàkammanta
  • 正命Sammà-àjãva

  Samàdhi
  • 正精进Sammàvàyàma
  • 正念Sammàsati
  • 正定Sammàsamàdhi

  Paññā
  • 正见Sammàdiññhi
  • 正思维Sammàsaïkappa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11

四圣谛

我们在这里做什么? 
我们对生命感到快乐吗?
什么是苦的根源?
我们如何结束苦并达到永恒的宁静?

  四圣谛是佛陀教义的主导。是让我们理解世间真相的知识和真理。
  当我们知道世间一切现象都是短暂的和苦的时候,了解到在这物质世界里,根本没有快乐可言。唯有通过心灵的净化和智慧的发展,才能得到永恒的宁静和快乐。
  四圣谛是佛陀教义中最重要的一环。佛陀宣说四圣谛是为了让我们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根据《转法轮经》(Dhammachaa Sutta)的记载:佛陀证悟后,于鹿野苑首次为五比库开示时,所宣说的就是四圣谛和八圣道。
  什么是四圣谛?四圣谛是:
   一、造成诸苦的苦,苦圣谛。
   二、苦的起因,集圣谛。
   三、苦的熄灭,灭圣谛。
   四、灭苦之道,道圣谛。
  在巴利文中苦(Duha)有多重含义,如:困扰、不满足、疼痛、不和谐等意思,在四圣谛中,我们采用了意义更深入和广泛的「苦」为它下定义。「苦」包括肉体和精神的「苦」,如:生、老、病、死。「苦」与舒适界限分明,永远站在不舒适的那一边。但是,很多人不理解当欢愉和快乐的时候,那也是「苦」,因为欢愉、快乐是不永恒的,一旦失去时就转化成「苦」了。因此,「苦」占据了整个生存的空间。我们的快乐或悲伤,甚至我们的整个生命都是「苦」,只要我们活着一天,就要接受生命就是「苦」的真相。
  有些人认为生命就是「苦」是一种悲观的看法。其实,这一点也不悲观,而是一条正确理解人生的道路。当一个人生病时,不承认自己有病,不愿找医生诊治。这是不正确的观点,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因此,这种错误观或悲观,不能令人了解生命的真谛,无法解决生命中的问题。四圣谛清楚的解释和分析「苦」,并指示了对治「苦」的方法。如果佛陀只限于分析「苦」的真谛,而不指示对治「苦」的方法,那么,人类将是无助和没有希望了。佛陀不止为我们分析了「苦」,也为我们提供了对治「苦」的方案。当佛教徒都知道如何对治「苦」时,它们又怎么会悲观呢?佛陀的教诲,令人类充满了希望。
  另一方面,生命是「苦」,并不表示人类因此就没有快乐、欢愉、荣幸等情绪。佛陀的教诲,也能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充满法喜。当我们深入了解时,一切乐受都是不永恒的。当我们在享有快乐、友好、挚爱、青春、健康时,要了解到这一切即将转化为「苦」。因此,当一个人在快乐时,不要忘记提醒自己,鞭策自己,勤奋的寻求解脱之道。
  我们要对治「苦」,就必须先了解「苦因」。根据佛陀所说,欲(tanha)和贪(Ràga) 就是「苦因」(集)这是四圣谛中的第二圣谛──集圣谛。人类追寻欲乐、追寻物质、追寻永生、追寻不死,但是,这一切都会让他们失望。人类所追求不止于物质方面肉欲的快感、财富和权力,也追求于精神方面的,如:想法、看法、意见、概念和信仰等等。贪欲带动愚痴,使人蒙蔽,看不清真相。认清楚「我」,了解「无我」(Anattà)的道理,思考于不永恒、变动和死亡,那么,「苦」就开始远离你了。
  自私的危险:
  欲望是火焰,能烧毁一切生命,人类的任何一种活动,都是由欲望生起的。从人类到各种低等生物,在本性都充满了欲望。从动物侵袭对方,到人类的战争、杀生、欺骗、撒谎等不良的行径,可以证实这一点。欲望占据了一切生命,是生命中最大的弊病。是欲望导致众生轮回不息。
  当我们明了「苦」的真谛后,就应该消灭「苦」。我们应该如何灭苦呢?灭苦的根源就在于舍弃欲望。这是第三圣谛──灭圣谛。没有欲望的清净境界就是──涅槃(Nibbàna)。
  涅槃的巴利文Nibbàna 是由字根n 和àna 组成,原意就是舍弃欲望。这是一个没有苦受和轮回的境界,也没有生、老、病、死。这个境界并非人类的语言可以解释得清楚。涅槃是一个无生、无因缘、无造作、无组织的境界。在我们居住的世界里,要造就一个无生、无因缘、无造作、无组织的环境是不可能的。
  涅槃是一种理想,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思维方式来趋向究竟涅槃,但是,这并不是正确了解涅槃的方法。要正确的了解涅槃,必须先认识「八圣道」,同时要勤奋、有耐心和净化自己。通过心灵的发展和道德的培养,我们正确的认识了第三圣谛──灭圣谛。
  「八圣道」是第四圣谛,是引导我们迈向涅槃的圣谛。
  通过八种正确的生活方式,我们走向正道──苦灭之道。佛教徒学习和了解生命中任何细节,「八圣道」也是为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不但为自己带来幸福,也为他人带来幸福。但不是所有自称佛教徒的人,就能理解这个真理,他必须深入的去了解和实践这个真理,才能过着神圣的宗教生活。

Tuesday, November 22, 2011

缘起法

十二因缘之三世因果图
不是任何神或婆罗门所能寻获的,生命之轮没有迹象。
当你理解它的运转时,知道这一切都是缘起法。
《清净道论》

  缘起法是佛陀教义中最重要和最珍贵的一项。佛陀以他那宝贵的觉悟体验教导弟子们,要获得觉悟,有两条道路,一是通过理解四圣谛而获得觉悟,另一是通过理解缘起法而获得觉悟。虽然,大多数人愿意去了解四圣谛,而忽略缘起法,但是,缘起法相对于四圣谛,是一样重要的。
  通过对缘起法的观察,能获得心灵的发展,因此,缘起法是觉悟的重要关节。缘起法是阐述生命与宇宙错综复杂的关系,某些因缘的生起,必须依赖某些因缘的条件。以下「四句」是缘起法的重点: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   此灭故彼灭。
  通过这「四句」,我们理解因缘的生起、延续、转变和消失,这就是「缘起法」( Patcca samuppada )。缘起法,让我们理解到宇宙的一切离不开因缘,这世间的一切都依赖于各种因缘。一个现象的生起,是依赖于各种的因缘条件。一个现象的消失,也因为各种因缘的变化或消失。支撑目前的因缘条件,却依赖其它因缘条件的生起、维持或消失。
  缘起法是唯一了解宇宙和佛教宇宙观的关键。通过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这个物质世界,这世界的本质本来具无,一切都是因缘条件的结合。既然一切都是因缘条件的结合,那么,这世间根本就没有一件东西是永恒的。甚至,很多人都认为永恒的灵魂,实际也不存在。
  这个被我们理解的世界,是一连串因缘条件的组合。但是,这是不是我们对这世界的一般性观念呢?我们根据自己的心念,给予这些现象一个虚拟的永恒概念(假名),这几乎是人类共同对于这些现象的一种美好的意愿。人类被这些贪婪的力量伤害,被妄想欺骗,被永恒的假想蒙蔽了真性。因此,我们很难理解,也不愿意去理解,这个世界就是梦幻、泡影的真相。这就好像一团火球,迅速的在环绕我们, 到一定的时候,为我们再创造一个轮回。
  缘起法主要是靠因和果的运作。在缘起法里详细的阐述了各种「因」的要义,让我们清楚的观察到环绕我们的各种因缘的本质。让我们以油灯作为实例,油灯的点燃靠的是油和灯蕊,当油和灯蕊的因缘和合时,油灯就能够被点燃,就能发出光亮,当这两个因缘条件缺少一个时,油灯就无法点燃了。透过油灯,我们清楚的了解缘起法的运作。再以植物为例子,植物的成长,靠的是种子、土壤、养分、空气和阳光,这些因缘条件缺一不可,这更清楚的让我们了解什么是缘起法。在佛法里,让我们清楚的理解造成「苦」和轮回的缘起法。缘起法为我们解释了为何我们还要受困于轮回,为我们明了「苦」的定义,及如何解脱于「苦」的正确途径。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逃避各种因缘,也不要对缘起法生起错误的观念。在缘起法里阐述了什么是第一因,一切事物的生起有赖于因缘,生起事物的「因」,就是第一因。
  缘起法是阐述十二连续生起的因缘,因此,也称为十二缘起法。



Monday, November 21, 2011

不杀生


      诸恶莫作即不伤害自己或他人。在佛陀的教育(佛法)里,善与恶的准绳分别为利人利己及伤人伤己。要避免做恶便要实践符合道德的行为(sila),即持戒。

五戒
      为了自己的福利及利益,每个人都受促持守五条基本的戒条。因为违犯此这些戒条将导致非常痛苦的后果。这五戒即: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邪淫
4。不妄语
5。不饮酒、不吸毒

这是佛教徒自愿遵守的,不是戒令。我们不是害怕犯戒受罚,是明白犯戒的行为将损人害己。

我们从自己不希望被伤害,推及到其他众生也不愿被杀害。同样的,我们不希望成为偷盗、邪淫或妄语的受害者,所以不做出对他人有害的行为。

Sunday, November 20, 2011

佛陀教了我们什么?


  佛陀以他那宝贵的觉悟体验教导弟子们,要获得觉悟,有两条道路!那就是:



通过理解缘起法而获得觉悟!


通过理解四圣谛而获得觉悟!


Saturday, November 19, 2011

十二因缘之 轮回来生!


  
引述達摩難陀長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生命就在十二因缘的作用下,不断的从「无明」到「行」,从「行」到「识」,从「识」到「名色」,从「名色」到「六入」,从「六入」到「触」,从「触」到「受」,从「受」到「爱」,从「爱」到「取」,从「取」到「有」,从「有」到「生」,从「生」到「老死」,一次又一次不断的轮回于生死之间。
  佛学对十二因缘与生、死的关系分析的非常认真和清楚。阐明了「苦」和「轮回」的因缘。在十二因缘里的「无明」,和四圣谛中的「无明」是一样的。因此,对四圣谛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无明」导致我们堕入无休无止的生死轮回。
  佛陀对阿难达尊者开示道:「不理解十二因缘的人,就像被绵球纠缠一样,无法看清楚真相,因而导致悲恸。生是悲惨和可怕的,导致紊乱和无休止的苦,而他们却不知道要如何脱离这个境界。」



    关于轮回与十二因缘:



    Friday, November 18, 2011

    十二因缘之 改变就在当下!



    “   如果你想了解前世怎样,只需看你今世的生活。    
           如果你想知道来世怎样,只需看你今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