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自 :玛欣德 尊者之 《 上座部佛教概况 》
上座部佛教,巴利语Theravàda。thera,意为长老,上座;vàda,意为说, 论, 学说, 学派, 宗派, 部派。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
此系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圣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故称「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是由印度本土向南传到斯里兰卡(Sri Lanka,锡兰)、缅甸等地而形成的佛教体系,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印度之南,故称「南传佛教」。又或因其主要流传于东南亚、南亚一带地区,故也称为「南方佛教」。上座部佛教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的语言属于巴利语,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巴利佛教」。
巴利语是由佛陀在世时中印度马嘎塔国(Magadha,摩揭陀国)一带使用的方言变化而来,它属于与古印度正统的雅语——梵语(Sanskrit)——相对的民众方言——布拉格利语(Pràkrit)的一种[1]。南传上座部佛教认为巴利语是佛陀当年讲经说法时所使用的马嘎塔口语,故又称为「马嘎底语」(Màgadhika,摩揭陀语)。在正式的用法上,「巴利」一词乃是专指圣典、佛语、三藏,以区别于作为解释圣典的文献——义注和复注。也因如此,记录圣典、佛语的专用语「马嘎底语」到后来也就逐渐成了「圣典语」、「佛经语」的代名词[2]。
上座部属于佛教中的「保守派」,甚至就连用来记录佛经的语言都不敢随意改动。巴利语在古印度只是一种口头语言,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当使用巴利语传诵的三藏圣典传入斯里兰卡后,当时的比库[3]们以极尊重的态度把它们记诵下来,便形成了上座部传诵的巴利语三藏圣典。公元前一世纪开始,斯里兰卡长老们又用新哈勒(Sinhalese,僧伽罗)字母来拼写巴利语,并刻写在棕榈树[4]叶 (tàla patta)上,一直保存到今天。当巴利语圣典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地时,这种传统保持不变,也相应地出现了以缅文、泰文、高棉文、寮文等字母音译的巴利语三藏圣典。所以,现在上座部佛教弟子在读诵佛经时,都采用巴利语。一位上座部佛教比库除了要懂得本国语言以外,还必须学习巴利语。假如现在尚存一种巴利文字母的话,这些不同文字版本的经典都可以还原为巴利文原典。然而,从今天印度传到中亚细亚、东亚的中国等地的经典就不一样,它们都被译成了当地的语言文字。
传统上,上座部佛教主要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省靠近泰缅边境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从十九世纪末开始,上座部佛教也传播到欧美澳等西方国家,并有持续发展之势。
此系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圣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故称「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是由印度本土向南传到斯里兰卡(Sri Lanka,锡兰)、缅甸等地而形成的佛教体系,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印度之南,故称「南传佛教」。又或因其主要流传于东南亚、南亚一带地区,故也称为「南方佛教」。上座部佛教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的语言属于巴利语,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巴利佛教」。
巴利语是由佛陀在世时中印度马嘎塔国(Magadha,摩揭陀国)一带使用的方言变化而来,它属于与古印度正统的雅语——梵语(Sanskrit)——相对的民众方言——布拉格利语(Pràkrit)的一种[1]。南传上座部佛教认为巴利语是佛陀当年讲经说法时所使用的马嘎塔口语,故又称为「马嘎底语」(Màgadhika,摩揭陀语)。在正式的用法上,「巴利」一词乃是专指圣典、佛语、三藏,以区别于作为解释圣典的文献——义注和复注。也因如此,记录圣典、佛语的专用语「马嘎底语」到后来也就逐渐成了「圣典语」、「佛经语」的代名词[2]。
上座部属于佛教中的「保守派」,甚至就连用来记录佛经的语言都不敢随意改动。巴利语在古印度只是一种口头语言,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当使用巴利语传诵的三藏圣典传入斯里兰卡后,当时的比库[3]们以极尊重的态度把它们记诵下来,便形成了上座部传诵的巴利语三藏圣典。公元前一世纪开始,斯里兰卡长老们又用新哈勒(Sinhalese,僧伽罗)字母来拼写巴利语,并刻写在棕榈树[4]叶 (tàla patta)上,一直保存到今天。当巴利语圣典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地时,这种传统保持不变,也相应地出现了以缅文、泰文、高棉文、寮文等字母音译的巴利语三藏圣典。所以,现在上座部佛教弟子在读诵佛经时,都采用巴利语。一位上座部佛教比库除了要懂得本国语言以外,还必须学习巴利语。假如现在尚存一种巴利文字母的话,这些不同文字版本的经典都可以还原为巴利文原典。然而,从今天印度传到中亚细亚、东亚的中国等地的经典就不一样,它们都被译成了当地的语言文字。
传统上,上座部佛教主要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省靠近泰缅边境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从十九世纪末开始,上座部佛教也传播到欧美澳等西方国家,并有持续发展之势。
下一篇:上座部佛教的来源 (上)
注解:
[1] 巴利语与梵语同属于印欧语系的古印地语。但梵语属于雅语,巴利语属于俗语;梵语是贵族语,巴利语是民众语;梵语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标准语。
巴利语是佛陀及圣弟子们的用语,在《律藏》中,佛陀曾禁止僧众们用梵语来统一佛语。
[2] 将马嘎底语称为「巴利语」应该是在公元五世纪的佛音时代。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所流传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母语或本族语,这种只用来学习和记诵佛教圣典而平时很少用来沟通交流的外来语,就干脆将之称为「巴利语」(圣典语)。
[3] 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有行乞者、持割截衣者、见怖畏等义。即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之男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bhikùu音译为「比丘」、「苾刍」等,含有破恶、怖魔、乞士等义。其音、义皆与巴利语有所不同。
现在使用「比库」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而使用「比丘」、「比丘尼」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北传僧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