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禅修者能够稳固地专注似相维持一段够长的时间,他将有可能达到禅那。然而,在达到禅那之前,通常会先经历近行定的阶段。
近行定,巴利语upacāra-samāpatti。upa是前缀词,意为靠近、随、跟随;
cāra 是行走。
upacāra 是已经走近禅那、接近安止的意思。
samāpatti ,由saṃ (正确地)
+
āpatti (到达,进入)组成,意为正确地到达,也即是定的异名。古代将之音译为三摩钵底,意译为等至、正受。
在近行定的阶段,禅修者体验到落入有分就好像所有一切在刹那间都停止了,所缘没有了,连时间、空间的概念也没有。当他清醒过来后会想:“嗯,刚才怎么会这样?”这种体验称为“落入有分”。
有分,巴利语bhavaṅga,由bhava (有,生命) + aṅga (成分,要素)组成,意为生命的成分。有分是一种心,属于果报心,它是生命相续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根据阿毗达摩,能够看、听、嗅、尝、触和思维的心,称为“心路心”(vīthicitta)。在不同的心路之间,会有许许多多的“有分心”不断地生灭。特别是在无梦的熟睡状态,就是有分心在持续不断地生灭着。因为有分心只缘取过去世临终时所识知的目标,不能认知今生的目标,所以,落入有分通常被体验为“能所双泯”。
然而,落入有分是禅修的陷阱。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落入有分时“能所双泯”,就误认为已经开悟或证悟涅槃了。假如他想练习持续地落入有分的话,他可以把落入有分的时间拉得很长。然而,他不应当这么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定力培育到某一种程度时,只要正念稍微放松一些,心就容易落入有分。
要如何避免落入有分呢?他应当提升精进力和培育正念。通过提升精进力,使心持续不断地专注似相;通过培育正念,使心完全地沉入似相。换言之,他应当平衡五根。因为五根没有达到平衡,所以禅修者还会落入有分。平衡五根是很重要的。不仅在近行定的阶段,在禅修的整个过程,乃至在证入涅槃前的一刹那,五根的平衡都是很重要的!(第九节完)
或许你有兴趣从第一节开始阅读:入出息念(玛欣德尊者) 第一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