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March 22, 2012

入出息念第十节:平衡诸根 (二)



  精进根和定根
  “精进”是为了达成目标而付出努力。“定”是心持续地保持在一个所缘上。精进根和定根,用现代的话来说,精进根与定根的关系就是动态和静态的关系。
  精进根和定根也必须达到平衡。精进根和定根的平衡可以跟七觉支联系起来。
  七觉支
  1. 念觉支 
  2. 择法觉支 
  3. 精进觉支 
  4. 喜觉支 
  5. 轻安觉支 
  6. 定觉支 
  7. 舍觉支 
   这七觉支可以分为两组:
  第一组: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
  第二组: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第一组与精进根相应,偏于动态;第二组与定根相应,偏于静态。这两组也必须达到平衡,如果不平衡,禅修就会出现问题、出现障碍。
  然而,在这七觉支当中,念觉支是在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必要的。也就是说:一切时、一切处都应当保持正念。
  应当如何平衡七觉支呢?或者说,应当如何平衡精进根与定根呢?
《清净道论》中提到:在应当策励心的时候,那时就要策励心;在应当抑制心的时候,那时就要抑制心。(Vm.64-5)
  什么时候应当策励心呢?当心昏沉的时候,应当策励心。什么时候应当抑制心呢?当心掉举、散乱、不能平静的时候,应当抑制心。
  当心昏沉的时候,应当提升择法觉支、精进觉支以及喜觉支,不应当去注意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
  举个烧火的例子:如果火快要熄灭了,但我们却放一些湿的草、湿的柴,甚至洒水、撒尘土下去,想要让火苗燃烧起来,有可能吗?不能!同样地,当心昏沉的时候,不应当修习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而应该让心动起来、活跃起来。这时应当修习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和喜觉支。
  应如何实际操作呢?在禅修的时候,如果心陷于迟钝,昏昏欲睡,或者感到软弱无力,那么,我们可以思维其他的法。为什么呢?因为心软弱无力、变得迟钝的时候,很可能是心对所缘失去了兴趣。比如禅修者一直都在专注呼吸,久而久之可能对呼吸感到枯燥、单调、无聊。因为心对呼吸缺乏兴趣,心就会慢慢地变得迟钝、软弱。在这个时候,应当让心活跃起来。使心活跃有很多种方法,他可以修修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如果他是一位佛弟子的话,那么,他一定会对佛陀有信心和恭敬心。当一个人面对恭敬的所缘时,他不可能掉以轻心。正如你站在一位非常恭敬的导师身边,你会不会漫不经心呢?你会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小心谨慎。同样地,如果你对自己的呼吸失去了兴趣,可以把所缘暂时地换成佛陀,通过忆念佛陀的功德来修佛随念。
  首先,你可以看着或想着一尊(张)你很喜欢的佛像,感觉好像佛陀就坐在你的前面一样,然后心中忆念着佛陀的九种功德或其中的一种功德:
Iti'pi so Bhagavā  araha, sammāsambuddho, vijjācaraa- sampanno, sugato, lokavidū, anuttaro purisadammasārathi, satthā devamanussāna, buddho, bhagavā'ti.
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汉、正自觉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
  当你的心取佛陀的相、忆念佛陀种种功德的时候,你的心就会动起来,体验到那一份恭敬、那一份喜悦。当你的心喜悦了,对所缘有兴趣了,就能提升喜觉支。喜觉支提升了,精进觉支也跟着被提升起来。
  而且,这个时候择法觉支也很重要。因为心暗钝时,想注意呼吸是办不到的。心处于昏沉状态,坐在那里东倒西歪睡着了。应当明白,在这种状态下继续注意呼吸是不适合的,可以选择暂时转换一种业处,比如专注佛陀的功德等等。为了让心动起来,让心对所缘有兴趣,选择转换一个适当的所缘,就是择法觉支在起作用。
  当我们想让火燃烧的时候,不应当放湿草、湿柴、洒水、撒尘土,而应当放干草、干柴、干牛粪,用风吹吹,火就能够燃烧起来。同样地,当心昏沉、软弱无力的时候,应当提升择法觉支、精进觉支以及喜觉支,让心对所缘有兴趣,让心活跃起来。
  当禅修者的心无法平静,掉举、散乱、躁动不安的时候,他就不应当去提升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和喜觉支,而应当培育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就好像想要把一堆熊熊燃烧着的火熄灭掉,如果添加干草、干柴,再用风吹,它只会越烧越旺。同样地,如果心散乱不安,一直在打妄想,就应当抑制心,通过培育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让心平静下来。
  许多禅修者的心很难平静,特别是那些受过西式教育的人,以及生活在现代大都市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他们的生活是紧张的,做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个计划。例如做保险的人,他们要预定这个月要创多少业绩,这个星期要完成多少任务。为了完成计划,他们一天到晚都在忙,生活在很大的压力之中。即使他们有机会来参加禅修营,也会把这种习气带到禅修营中来,给自己制造压力。他们会计划:“我要在这个禅修营中证得禅那!在十五天之内要证得四禅……”这当然是不现实的,应该面对现实 !
  虽然说某些人真的有可能在禅修营当中证得禅那,但是,我们不要给自己的禅修加期限。这样的话,无形中会给自己施加没必要的压力。这种压力是禅修的障碍,它会让心紧张,让心难以平静下来。须知我们禅修的目标是为了断除烦恼,是为了断除贪瞋痴。然而,若你抱着贪欲的心来禅修,你的心态就和禅修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
  如果你有这样想法:“我禅修想要得到什么,想要证得什么,想要达到怎么样的境界,想要证得怎样的成就……”那你的动机错了!
未完 。。。
本文转摘自《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上一篇: 平衡诸根(一)  l  下一  平衡诸根 (三)


或许你有兴趣从第一节开始阅读:入出息念(玛欣德尊者) 第一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