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January 28, 2012

入出息念第六节(确定所缘)上

  •  玛欣德尊者 Mahinda Bhikkhu


  置念于面前”——让心念安在鼻头接触点这一带的呼吸上。这里的‘面前是指业处。什么是业处呢?
  业处,巴利语 kammaṭṭhāna kamma ,古代依梵语 karma音译成羯磨,巴利语为 kamma ,意为业,也即是工作、造作的意思。 kammaṭṭhāna hāna有几种意思,可以是理由、原因、道理,以及场所、地方、住处、状态等意思,在这里作场所、地方解。因此, kammaṭṭhāna直译为业处,意为工作的地方。什么的工作呢?心的工作!心在什么地方工作呢?在鼻孔出口处这一带工作,鼻孔出口处这一带的呼吸就是我们心工作的地方。
  一般上来说,业处也可以理解为平时所说的法门。法门,巴利语dhammapariyāya即禅修的方法。
  在修习入出息念的时候,业处有三种意思:
1、    禅修方法 通过专注呼吸藉以培育定力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业处。在此,业处即是修行的法门。
2、    呼吸本身 呼吸本身就是业处。因为心是取呼吸为工作的对象,所以把心专注在呼吸上就是我们的业处。说到要专注业处就是指专注自己的呼吸。
3、    鼻头一带区域 当我们说在业处专注呼吸时,即是说在接触点这一带区域专注呼吸。鼻头、人中这一带区域也可以叫做业处。


  因此,业处有三种理解方法:第一种是指专注呼吸的修行方法;第二是指呼吸本身;第三是指呼吸进出的这一带区域。
  当我们做好了身心的准备之后,就可以在鼻头这一带区域觉知呼吸。不过,气息的入出口处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在觉知呼吸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感觉到左鼻端这边的呼吸会明显一点,那就在左鼻端这边,没关系,只要能够感知到呼吸就行;如果在右鼻端这边可以感觉到呼吸,没关系,就在这边去觉知;有些人在人中这个地方,也就是嘴唇到鼻头中间这一段可以感知到呼吸,也没关系,很好;有些人在嘴唇上方可以感觉到呼吸,没关系,都可以;有些人在鼻头这一带的整个区域都可以感知到呼吸,那也很好。因为每个人的气息强弱程度不同,或者每个人对气息的敏感度不同,所以无论是在嘴唇上方也好,在鼻孔出口处也好,在人中也好,只要能够感觉到呼吸,就在那里觉知呼吸。
  有人认为没必要在接触点一带区域专注呼吸,他们说只是知道呼吸就够了。这种方法是否正确呢?为什么要在鼻头接触点一带专注入出息呢?


《清净道论》中说:
.
Phuṭṭhāphuṭṭhokāse pana satiṃ ṭhapetvā bhāventasseva bhāvanā sampajjati. ” 


只有将念放置在[鼻头]接触点的地方修习者,才能成就[入出息念的]修习。
(Vm.223)

  在这里强调,修习入出息念必须将正念安臵在鼻头接触点这一带区域来专注呼吸。


  同时,《清净道论》又提到,有三样东西是很重要的:


  .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缘,
   不知三法者,修习无所得;
   .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缘,
   知此三法者,修习有所得。
(Vm.227)
  哪三法呢?
.
 1、相;  2、入息;  3、出息。


  这三法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清净道论》接着解释:


  比库将念置于鼻头(nāsikagge)或口相(mukha- nimitte)而坐着,不作意来与去的入息,但不是不知来与去的入息,也了知精勤及完成努力,成就殊胜。(Vm.227)


  在这里,入息就是我们的吸气,出息就是我们的呼气,相(遍作相)就是鼻头或上唇这一带区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将正念安住在鼻头或上唇这一带区域觉知入息和出息。如果有了这三样东西,我们才可以修习入出息念,培育定力才能够成功。


 《清净道论》又说到:


Tāhi ca pana satipaññāhi samannāgatena bhikkhunā na te assāsapassāsā aññatra pakatiphuṭṭhokāsā pariyesitabbā.


另外,该具足了念与慧的比库,不应在自然触处之外去寻求其入出息。
(Vm.230)


  所以,修习入出息念的正确方法是:不应离开鼻头接触点一带区域去觉知入出息。
  还有一点很重要,是每位禅修者都必须清楚的,那就“只应专注呼吸本身
  呼吸本身不就是呼吸嘛,为什么还需要强调呢?在这里可以做个试验。如果我们尝试去分析呼吸的话,将能够发现呼吸里面有很多法。举个例子来说,假如现在让你去注意吸气时的凉,可不可以?可以的!你将能发现鼻头或人中这一带有凉凉的感觉。假如让你去留意呼气是暖的,可不可以?也是可以的。同样的道理,去注意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流畅、推动等都是可以的。
  在呼吸里面有很多法(现象),这些法我们可以用四大来分析。假如禅修者注意自己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等,那么他是在注意地大,而不是在注意呼吸。为什么?因为软、滑、轻是地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流畅、流动,那么他是在注意水大,因为流动是水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冷、暖,那么他是在注意火大,因为热、冷是火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推动、支持、力度,那么他是在注意风大,因为推动、支持是风大的特相。这些都不是呼吸本身!
  据说有些人在修入出息念的时候,把呼吸从鼻头经过喉咙,再经过心脏,一直引进丹田或引进肚脐,又从这里再引出来,他其实是在注意气息的流动。《清净道论》在讲到随逐时提及,并不是说鼻端是初,心脏是中,肚脐是后,随息不是这样的随,而是只让心念在鼻头接触点一带随着呼吸,这才称为随逐。假如跟随着呼吸进入体内,出到体外,这时水大的流动相会变得明显,那就成了注意水大。
  因此,呼吸里面有很多法,如果要分析呼吸的话,可以分析出它的软、滑、轻、流动、热、冷、推动等,然而,这些只是呼吸里面所具备的四大的特相而已,都不是呼吸本身。在修习入出息念时,我们不应当去注意四大的这些特相,只应当觉知呼吸本身就行。
  那么,我们把心放在人中一带,借助皮肤的感觉来修习入出息念可不可以?不可以!假如专注这里感觉的话,那专注的是触所缘。因为皮肤属于身根,身根的所缘是触所缘。触所缘有三种:第一种是地界;第二种是火界;第三种是风界。
  我们的身体可以感受到坚硬、柔软,同时,粗糙、细滑、重量、轻盈等都是地界的特相,它们属于触所缘,是通过身体来感觉的。身体所触知的是触所缘。例如现在天气很热,我们的身体能够感觉到热。如果把手伸进水里面会感觉到凉。因此,身体可以感觉到冷和热,冷和热是火界,也属于触所缘。如果有人拍了你一下,或者不小心撞到桌子,你会感觉到撞击,这是风界,因为撞击、推动属于风大。
  所以,我们的身体可以触知三种所缘:地、火、风。假如我们在人中这里觉知暖、冷、麻、轻柔等,那只是在练习这里皮肤的感觉,而不是在修习入出息念。虽然说修习入出息念很简单,只需注意自己的呼吸就可以,但是因为呼吸里面有太多的法,一不小心就会走弯路、找错对象。所以,在此就采用阿毗达摩的分析法来解释。
  入出息念,顾名思义即是将正念安住于呼吸。那么,呼吸属于什么呢?呼吸属于法所缘。它不是颜色所缘,不是声音所缘,不是香(气味)所缘,不是味所缘,也不是触所缘,它是法所缘。为什么呢?因为呼吸是概念法(paññatti,施设法,假名),概念法只属于法所缘。呼吸不是眼门的所缘,不是用眼睛去看呼吸,不是用耳朵听呼吸,不是用鼻子嗅呼吸,不是用舌头尝呼吸,也不是用身体触知呼吸,而是用我们的心去觉知呼吸。为什么呢?因为意门所对应的所缘是法所缘。概念法属于法所缘,而呼吸是概念法,它只是意门的所缘。所以,我们经常强调要用心去觉知呼吸,就是这样的意思。

本文摘自《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或许你有兴趣阅读:

1 comment:

  1. 各位贤友们:

    看了今天这段玛欣德尊者的开示,是否觉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修行没想像中那么简单。其实,修行之路才刚刚要开始而已,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我,和我一起在解脱路上向前迈进。

    佛教之所以称为智慧型宗教,是因为它以“世间法”为基础,修“出世间法”为目标。

    平时的“布施、持戒”就是世间法了,若少了“禅定”(修出世间法),那么我们就是远离佛陀的本怀了。

    因此,再艰难都好,大家也要一起努力,一起好好地修这“如出息念”吧!

    最后,我要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

    Sadhu ! Sadhu ! Sadhu !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