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October 8, 2011

佛陀的纶音 ( 10/12 )


9. 第四圣谛:道谛(三)

  (六)正精进
      由此将开始培育我们的心智 — “自净其意”,亦是佛陀纶音里第三个部分。唯有自净其意的人才有机会脱离轮回。自净其意的培育包括了正精进、正念与正定。正精进有四项要素,即努力地:

  • 灭除已生起的恶念。
  • 制止未生起的恶念。
  • 培育未生起的善念。
  • 增长已生起的善念。
      恶念指的是有所执着、愤怒、无惭愧心、自负、厌恶、嫉妒、吝啬、放逸等念头。
      善念指的是无所执着、惭愧、信心、正念、慈爱、平静等念头。
      当一个人培育正精进时,他的性格将会有明显的良好改变,即贪、嗔、痴的衰减。


  (七)正念42
      正念即时常观照以下四个目标:

  • 身  身体的本然。它们包含了四大、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身体的腐坏以及尸体的各种变化现象。
  • 受 — 乐受、苦受及舍受(不苦不乐受)的生起与熄灭。
  • 心 — 有关心的状态,是否是专注、散乱、昏沉或光明等。
  • 法 — 佛陀的教法,包含五蕴、六根、四圣谛等。
      不断地观察此四个目标,以便不让心涣散,将能安定我们的心并导向正定,而使我们了解有关“我”的实相。直至此时当我们将更加的回归到自己的心时,才是真正的舍弃世间五欲。

  (八)正定
      诚如所有经典中所记载,正定意指达到四禅那(jhana, meditative absorption43。圣者的正定是依着八正道里其他七支而达成的四种禅那。

    心的训练
      没有受过训练的心如同一匹野马般的狂野与放纵。它必须先被驯服才能驾驽。佛陀把凡夫的心比喻为六只被绑在一起,并不断朝不同方向拉扯的动物44。所以它们必须被绑在一支木桩以便驯服及制止它们。45 同样的,当我们禅修时,我们将心只“绑”于一个固定的目标,而不是让六根的目标牵制我们的心。最终,我们的心将被锁定及专注于禅修的目标。这是唯一驯服与控制心的方法。
      佛陀所教导的主要禅修方法,亦是世尊本身所用的方法,即呼吸观(anapanasati,出入息观或安般念)。46 这是最普遍及适合大多数人的方法。于禅修中,坐姿和行姿是最普遍的姿势。禅修者把注意力放于呼吸上,而逐渐地将心安住于此。在持续不断的修习后,出入息将渐渐地达至的宁静,直到细微得几乎察觉不到它的存在。最后,它将引领禅修者进入初禅 — 一个使人完全醒觉与专注的境界。当一个人修禅时,他将明白厌离的重要性。如果心惦记着世间的事务,那将会时常被外来无关的念头牵走,以致无法专注。

    圣命的果报
      当一个人证得襌那时,他的心将达致一境性。由此,他体验到一种超越世俗欲乐的喜悦。因此他能轻易地舍弃世俗的欲乐47。这是圣洁生命里的第一项成就,而他也已超越了一般凡夫。依据佛陀所说,当一个人获得禅那时,他同时脱离了魔王掌控的领域48。佛陀说,人们不应沉溺于世间的欲乐,但却应该 “追求、修习、多作” 禅那之乐,因为它将引领人们进入圣流。佛陀如此赞叹禅那的体证:“比丘们,就算只是弹指间的刹那,比丘也应该修习第一禅那,而这样的人能称之为比丘。他所‘住’的禅那是不会没有成果的;他遵守世尊的教诫;他遵从教受;他不空享国土所施的食物。对一位于禅那有如此成就的人,我还有什么好说呢?”49
      当一个人更进一步地平定自己的心时,他将进展到二禅、三禅及四禅。佛陀说,四禅时的心达致极深的定力、呼吸止息以及心识确立不动的境界。在这个阶段,心将变得 “清净皎洁、无秽无垢、堪韧、柔软, 以及拥有完全清净的念(sati)”。
      这强而有力的心识之自然结果就是解脱性的洞察力。他意识到这个“我”及世间,基本上是由心所造出来的。正当许多人认为“心” 是在身体里时,他却开始了解到身体,甚至是整个宇宙都是为心所造,因为那只不过是我们意识所浮现的影像。他也领悟到有为法的生与灭,以及其他透彻诸法的智慧。同时,当他以这清净、光明的心听闻或阅读经典时,他能立刻觉悟而达到解脱。因此,我们发现首一千零六十位阿罗汉第子都只是通过听闻佛陀开示而证得阿罗汉果的。
      佛陀说,在获得正见后,有其他五个要素将有助於达到解脱:道德的行持、听闻(或钻研)佛法、讨论佛法、修止(舍摩他samatha),以及修观(毗婆舍那vipassana)50。因此,从初步进入八圣道以至最后的解脱,我们都可看到研究经典的重要性。




。。。未完
。。。或许你想从头看起


jk讲两句,
戒定慧,现在也了解了(正精进、正念、正定)“”,那么慧呢?回去八正道之正见、正思维么?
嗯,到了这里,我准备了一些法师开示(有图及mp3)来讲解八正道戒定慧,这样一来我们会看得更清楚这修行路该怎么走。敬请留意!
佛陀的纶音下一篇 - 缺乏永恒的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个精进的佛友,欢迎你按此链接下载一次过读完它!
42 欲了解更详细有关念与定的解释,请参阅作者所著的“觉知、念和定。
43 是一种心极光净的境界。这里所指的是四种(色界rupa)禅那(jhanas)。
44 蛇、鳄鱼、鸟、狗、豺狼、猴子。
45 《相应部》第35.206 经。
46 《相应部》第54.8 经及《相应部》第54.11 经。
47 《中部》第14 经。
48 《中部》第26 经。

49 《增支部》第1.20.2 经。

50 《中部》第43 经。作者在其著作:“觉知、念和定”中有对止和观的解释。




如果你是个精进的佛友,欢迎你按此链接下载一次过读完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