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October 30, 2011

佛教的基本教义



  为什么说佛陀一生讲经说法只说苦与灭苦


  为了避免太主观,只从上座部观点看佛教,所以我特地以立场中立的维基百科的资料来解说佛教的基本教义,看看佛陀一生当中,讲经说法的重心点到底是什么。


佛教

基本教義

佛教的基本教義從解脫眾生苦難為出發點,以四諦十二緣起為核心。

輪迴

佛教認為一切未解脱的有情眾生都在天界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道裡生死流轉,無有止境。注意:轮回的学说不是佛教新创的学说,佛教产生之前婆罗门教就有该学说,至今印度教各派仍然有该学说。

四聖諦
根据佛教,四聖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

  • 苦諦:佛教認為人生在世,谁也免不了生老病死。這些苦難不會因為人死亡結束,因為人死之後不是徹底消失,仍然會輪迴不息,不論在地獄還是人間,苦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佛教還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這叫做無常。對眾生來說,因為於無常敗壞法起貪著,則將造成身心的熾燃大苦,因此說無常故苦。

  • 集諦:集諦是講苦產生的原因。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有情眾生之所以會受苦,在於因無明而於六根觸受起愛執,而導致後有生死的純大苦聚集。
  • 滅諦:佛教認為只要是輪迴,就無法避免會受苦。有情眾生要想從苦中真正的、徹底的解脫出來,只有脫離輪迴這一個辦法。
  • 道諦:為了脫離輪迴,必須進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為戒、定、慧三學。依八正道,便可以達到涅槃,永遠從輪迴中解脫出來,证得阿罗汉
四聖諦分為三轉十二行:
  • 初轉四行:知苦;觀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滅去則苦能滅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從而發展出滅苦的方法。
  • 二轉四行:對苦更深入了解;對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經有些許的苦,因為執行滅苦的方法後而滅去;對於滅苦方法積極的執行。
  • 三轉四行:知道苦已不再來;苦因已消除完畢;所有苦皆滅盡;滅苦方法已經徹底執行完成。
此處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為十二因緣從了解到滅盡的過程。四聖諦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面向敘述。

十二因缘

佛教認為,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
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著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恆常。
十二因緣具體內容: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無明」是指對「五蘊因緣生而當下敗壞不知」,因對五蘊因緣生而當下敗壞不知而生起貪愛,生起貪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稱為「行」。
由此執為有我進而推動的意志行為,驅使「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此為內在活動。
而我們真正可以觀察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境「色聲香味觸法」,而升起六種覺知「六識」,上述為「六入」。
六入處所引發的運作稱為「觸」,由觸引發苦受、樂受、中性受,及聯想和意志行為,簡稱為「受」。
由樂受引發貪愛,苦受引發排斥,此為「愛」。由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種執取稱為「取」,同「行」的定義。
由取而引發「有」,有的意義即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
這部份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具體展現。
有「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即稱為「生」,由生則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種種痛苦,乃至於死亡。
覺悟到十二因緣而得到解脫的修行者被稱為解脫者。不論是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是以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的真相,從而覺悟,並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而達到圓滿的解脫。

佛教理論的發展

以上所講的四聖諦是乔达摩悉达多在世時對其弟子們宣講的教義,這些教義後來被現代學者稱為原始佛教。有人主張, 乔达摩悉达多灭度之后,佛教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几个主要阶段。但此一觀點并未得到普遍認同。無論如何,四聖諦始終是佛教理论的基礎。

现在的佛教按教理划分可分为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两大支。
部派佛教
大乘佛教信仰者一般将与大乘佛教兴起之前的佛教理论称为小乘佛教理论,以示贬义。有人认为,在當前的漢語之中,“小乘佛教”一般作為歷史名詞使用,並不含有貶義。但在一般人普遍的認知中,相較於“大乘”,“小乘”一詞確實含有貶謫意味,故此種爭議性語詞在相互尊重的原則下,多數良知謙和的大乘佛教徒已漸漸改除不用。
部派佛教的留存主要为南传巴利文文献以及汉译说一切有部的论书。

大乘佛教
如果說小乘佛教的核心是「苦」,讲究拯救自我,那麼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悲」和「空」,讲究普度众生。大乘佛教認為這個世界,不論是有情眾生還是物質元素,乃至時間空間,都是人們所感知的假象,並非真實存在。「六道」,甚至「」本身,在大乘佛教看來都是有情所感知的假象而已。而且即使從六道輪迴中脫離出來,成為阿羅漢,按照大乘佛教的標準來看只能算是解脫個人的苦,不是圓滿的覺。而真正徹底的解脫,只有生起對一切眾生的大悲,為究竟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而成佛才能達到。眾生都應該成佛,眾生也都能夠成佛(瑜伽宗主張除一阐提外,众生都能成佛)。眾生在成佛之前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進行艱苦的修行。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主要是六種,稱為六度(或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這種以成佛為終極目標進行修行的佛弟子稱為菩薩
编者按:无论你接受与否,这里很明显的我们都看到了后期大乘对原始佛教做了补充与提升的动作。本人不是说这不好,只能说本人比较忠心于佛陀时代所传的法,就那么简单而已!

注:非佛教信仰者(中立)的現代學者主張1世纪時產生了大乘佛教,但大乘佛教的信仰者主張大乘佛教直接來自悉達多。
~ ~ ~ ~ ~ ~ ~ ~ ~ ~ ~ ~ ~ ~ ~ 

毫无疑问地,四圣谛和十二因缘都是原始佛教(最初的佛法)的核心教义,而这核心教义主要都是为了教导信徒
了知苦、灭苦 。如何灭?就是要 破无明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 . . . ) 断生、老、病、死,跳出轮回。


  难道这些不都是因为 “ 苦 ” 与 “ 灭苦   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